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书推荐】无人生还系列(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7 17:5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引子
在推理小说的世界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是我们所不应忽略的作品。这
本书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广大读者,都公认是作者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就小说本身
而言,其中首创的封闭山庄童谣杀人的杀人模式,以及《无人生还》问世后,后世的许
许多多的作家写的向《无人生还》的致敬或挑战之作,又或是戏谑之作,都无不从某种
角度上证明了《无人生还》一作在推理文学史上所占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位。笔者
有幸得空连原作在内,阅读了这一系列的6部作品,又早闻由阿加莎克里斯蒂所写的同名
剧本《无人生还》即将首次在沪上演,现在记下读书心得,算是在公演前对作品进行一
番温习,也算是向诸位推荐一下这个作品吧。
                         一、《无人生还》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犯罪小说作家,而阿加莎-克里斯蒂则是统辖他们的女王"
                                                  --贵州版《无人生还》封底语

相关信息:
书名:无人生还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譯者:刘万勇、王丽丽
出版日期:1998年10月
定價:RMB 17.60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类别:推理小说


读后感即推荐理由:

《无人生还》讲述的是一件离奇的案件:十个身份不同的人,因为收到署名信件而一起
来到了黑人岛上的别墅。在封闭的小岛上,谋杀伴随着流传于黑人岛上的童谣发生了。
十个人陆续按照童谣中所描写的那样,以不同的方式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没有外人,一
切都合乎逻辑,那么真凶究竟是谁?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平心而论,这的确是一部伟大的推理杰作。第一次读这样类型的作品,带给你的是震撼
和不可思议。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这部作品,一方面保持了阿婆所特有的女性细腻
的笔法,另一方面,不得不让人惊叹她卓越的构思布局能力。阅读这样的小说,面对这
样的杀人动机,我们能体会到阿婆所认同价值观,但更重要的是享受其中本格推理所带
来的妙味。
一口气通读完这个作品,我心中惟有赞叹不绝,如果说要我其中挑出稍许不满的地方的
话,我想如果阿婆的另一个作品--《帷幕》能和《无人生还》结合的话,让波洛成为黑
人岛的主人,主宰这整个杀人事件,或许更佳。因为,我想不出,一个以塑造大侦探波
洛而闻名于世,有着世界侦探小说女王之称的作家,却以这样的一部没有侦探出现的作
品,成为其一生的最高杰作,这是一种荣幸,又或是其他呢。但是,时至今日,我们无
法否认的是,《无人生还》已经超过了其本身的文字所能代表的意义,成为了阿加莎-克
里斯蒂,乃至推理小说的代名词。
                           二、《杀人双曲线》
"本书是西村京太郎大展才华的登峰造极之作,是他的作品中评价最高的一部"
                                                --林白版《杀人双曲线》封底语

相关信息:
书名:杀人双曲线
作者:西村京太郎
譯者:林敏生
定價:NT.230
出版社:林白出版社
类别:推理小说



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第一个赞扬花美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赞扬花美的人是庸才,第三
个赞扬花美的人是蠢才。或许这句话适用于大多数的场合,但是在推理世界里是行不通
的。正如我前文所说,自从《无人生还》诞生以后,后世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仿作。一些
推理小说大师通过和《无人生还》中所运用的相类似的模式(童谣杀人或封闭山庄的杀
人模式),来向阿婆的这个作品发起了挑战。在这些仿作之中,出现了不少构思巧妙,
甚至比阿婆更甚一筹的作品。西村京太郎的《杀人双曲线》就是其中之一。
读推理小说,作为读者,欣赏作者的文笔是次要的,主要的则是跟随着作者的文字和小
说中的故事情节,和故事中的侦探或刑警进行一番智力竞赛,看谁先发现真相。也因此
,一般的推理小说家是不会在小说开头公布出他所描写的凶犯所使用的诡计的。但《
杀人双曲线》却是一个例外。
小说的开头,作者西村京太郎就告诉了我们他在这个作品中所运用的是双胞胎诡计。故
事以孪生兄弟抢劫商店为开端,伴随着在日本东北部的封闭雪山旅馆连续杀人案件,而
逐渐走向高潮。两个看似不相关联的刑事案件,犹如平面几何中的双曲线没有交点,在
阅读的很大一段时间内让我摸不着头脑。直到小说的高潮部分,真相逐渐被揭开,我才
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本以为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事件,却因为双胞胎的关系,在某一点
上达到了交汇。发生在封闭雪山旅馆的案件虽然没有童谣杀人,但是以保龄球瓶的消失
来代替死者的个数,从一些细节的描写不难发现,作者所仿照的是《无人生还》的模式
。虽然是模仿,却因为双胞胎诡计的运用,而使这部作品在诡计运用方面较之《无人生
还》,可谓青出于蓝。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在《杀人双曲线》中,和《无人生还》不
同的是,封闭环境下的连续杀人事件,凶手所采取的不被怀疑的方法又是一种独特模式
,看完全书,不得不让人钦佩作者的构思巧妙。
总之,在向《无人生还》的挑战之作中,我首推这部作品。如果说读这本书有什么遗憾
的话,那就是我在读完后发现,很大程度上,当年李幼斌、于小慧主演的国产刑侦剧《
情有千千劫》,在主要的情节构思方面,有抄袭《杀人双曲线》的嫌疑,当然核心的双
胞胎诡计除外。所幸的是,这更显示出《杀人双曲线》在向《无人生还》挑战作品中,
占有令人瞩目的地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2 01:1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