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博士复试的某些东东
从在读博士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看复试考查侧重点
近年来,参加一些高校和研究院、所的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时,经常听到导师们对研究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抱怨:有的英语阅读能力较差,入学半年了,还不能快速、准确地翻译本领域的最新专业论文;有的写作能力较差,写一篇文章,错别字、病句随处可见,老师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解决学生本该在中学就应解决的语文问题;有的没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老师将实验安排好,他像上大学生实验课那样照着做就行,如果做不下去了,怪老师没有考虑周全,自己一点都不想动脑筋;有的阅读理解最新专业文章的能力很强,想法很多,但是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勤勤恳恳、夜以继日,但从不与别人沟通,即便同一个组的同学掌握某种他正在苦苦摸索的技术,也不去问一下,正应验了一句“老师喜欢既有独立见解又勤奋的学生,可以容忍有独立见解但不勤奋的学生,最怕没有自己的见解但却夜以继日、埋头苦干的学生”,因为后者对资源浪费最大。除了上面一些现象以外,最令人头痛的是极个别研究生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疑神疑鬼、斤斤计较、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没有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成为团队中不和谐音符的弹奏者;有的掌握一点信息和技术就封锁保密,别人需要他一点点帮助时,先讨价还价,要求将来论文发表时署名在第X位;有的不守学术道德,或者欺骗别人、不讲信誉,或者剽窃他人成果,或者捏造数据、篡改实验结果,凡此种种,比前述的业务能力不强、敬业精神差危害更为严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集体有了这样一两个人往往就会带坏一个组,对团队的不良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因此,许多导师强调“要做学问,先学会做人”,或者强调“严谨为学、诚信为人”。上述现象虽然在研究生中只占极少数,却引起了导师们的高度关注,从而也引出了对博士生复试的几个重要测试点:创新思维、外语水平、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写作能力、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
也许您还可能感兴趣:
李东东8号在人民日报发文,研究生院院赋
请问附近哪里买的到露华浓的东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