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太每日生活费不到10元 20多年捐款400万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9 20:2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连江琯头镇上坪村,提起柳秀芳,几乎无人不晓。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太太几十年如一日,省吃俭用将子女从国外寄给她的钱攒下来,捐给社会公益事业,20多年来累计捐资超过400万元。


因为她的善举,近千名寒门学子得以重返校园。


她对自己很抠门 每日生活费不足10元

[ 本帖最后由 anothergirl 于 2008-3-9 20:28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20:26:59 | 只看该作者
8日正值三八节,记者驱车赶到柳秀芳家里。虽然已80多岁,但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


“助学捐款的事情不要提了,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老人婉言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老人的义子陈信皋告诉记者,老人家对自己很抠门,“她每天的伙食就是三碗干饭外加三碗青菜,每日的花销加起来不足10元钱”。她穿的衣服都是子女买的,她自己从来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


陈信皋还讲了一个细节:一次老人家去外地看一个孩子,归途中口渴难忍,想买瓶矿泉水。第一家店卖2元,她没买。第二家店卖1.5元,她还嫌贵,最后她一路忍着回到家才喝上水。


她对别人很大方 20多年捐款逾400万元


原连江县文化局局长方才术告诉记者,柳秀芳老人对慈善事业她从不吝啬。


2003年,连江县特教学校刚开办,因条件限制,200多名残疾儿童只好挤在一所工人疗养院里上学。这座房子早就被定为危房。


柳秀芳得知后,一下子捐了20万元。之后,县政府批划一片山地,一所新型的集教学、住宿、试验、康复于一体的设施拔地而起。  


连江小沧乡是畲族居住地,乡里惟一的小学坐落在崇山峻岭中,条件十分艰苦。寒冬,寄宿生睡在木板床上,连棉垫都没有。柳秀芳老人赶到那里,用手摸摸冰冷的被褥和木板床,流泪了,立即拿出2万元,为孩子添置了棉垫和新被褥。当了解到有4名贫困生无法继续升学,柳秀芳毅然决定承担这4个学生的上学费用直至大学毕业。

前年,柳秀芳老人过八十大寿,她把儿女准备给她祝寿的38万元捐给当地建公园。


慈悲心肠源自贫苦生活  


陈信皋告诉记者,老人年轻时受过不少苦。柳秀芳出生在一个偏僻渔村,因为家贫,家中5个姐妹都相继送人。她7岁就开始上山砍柴,14岁结婚,15岁做苦工,19岁生第一个孩子,20岁就到福州、南平做奶妈。“老人在做奶妈前连名字都没有,现在的名字还是当初雇主给她起的。”


柳秀芳共生育三男三女,老伴已辞世。早年为养育孩子,她替人掏粪、挑水,啥活都干。尝遍人间辛苦的柳秀芳发誓“以后有了出头的日子,一定要帮助穷人过上好日子”。


上世纪80年代,一家的生活越来越红火,除了大儿子在琯头镇开食杂店外,其他儿女和子孙均在美国经商定居,子女们经常寄钱给老人家。


“见不得别人受苦,自己也没啥地方好花钱的。”老人总爱用这句话解释自己的善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18:43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