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吃了一堑但愿08学员长一智 附给考古系系秘的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5 14:1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载] 我吃了一堑但愿08学员长一智 附给考古系系秘的信
我吃了一堑但愿08学员长一智
  我是自考中文本科,07年报考的是社科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初试是历史统考,成绩很差劲,英语46,政治62,历史学基础198,但在考古系排名第三,考古系招三人,复试五人,所以我有幸参加了复试。初试第一是河南大学的329,第二是中山大学的321,第四是西北大学的302,第五是赤峰的老师(教考古学的)301。
4月16日上午,我们到系里报道,下午笔试《中国考古学通论》,说实话,我觉得都是考古的基础题并不难,在书上我都看过,但是我是在复试前十天才开始看通论,而且只看了一遍,根本记不住。往常参加别的考试都是时间不够用,这次却是有时间没话写,我看着哪个题都熟悉,就是想不起来。我硬着头皮拖到倒数第二个出来(西北大学是最后出来的),你想我是怎样熬时间吧(抱歉,笔试题我现在我也忘了,事后及时记下来就好了,题型两类,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时间三小时)。
4月17日上午体检,那时笔试的结果就出来了,但是我是面试后才知道的。下午面试,按报名号排序,所以我第一个进去,复试面试4个专业方向的老师、系秘和一个外语老师,专业老师是按我们五个报考的方向确定,中山的和河南的报的是同一个方向,每个老师问各自领域的一道专业题,说实话,我觉得对考古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平常当做重点学或了解的。
第一道,让我谈谈仰韶文化,第二道民族考古学,老师还问你是否知道在民族考古学方面研究比较好的几位学者,我没意识到这可能让我说他呢,但我不认识他,更不知道其他民族考古学的老师。第三道,夏商周断代工程,老师还问商亡和夏亡的时间,其实这是问断代工程的两个成果,但我以为是按高中学的答就可以了,而且16世纪11世纪我都记混了,还忘答公元前,老师们直皱眉头。
第四道,是我考的方向,汉长安城的建筑和布局等,以及长安城已发掘的宫殿遗址(这个我倒特意多看了几遍,但那时还是想不起来,看来学习是靠平常积累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我原以为复试要看学生的知识面、阅读面、知识结构等等,我没想到全部是考古的内容,不要谈其他学科,连历史都不予考虑,复试和初试的内容没有关系,太出乎意料了,这几道题我都是说几句就没话了,期间我一再找茬:为什么全是考古的,其他学科知识就不重要了吗?系秘解释说教育部要求报考研究生,需要到考古专业什么什么水平,我们也是没办法的。)他们还是接着问专业题,我坐在针毡上,一点辙也没有。当时我报考的导师一直绷着脸,都不抬头看我,我想这样的学生报他的研究生真丢他的人。
  我当时真后悔报考古系----只因为是冷门,谁知复试是火锅呀!偷鸡不成偷把屎。
专业老师问完,接着是外语老师拿本书指定一段让我读,然后他英语提问我(我听不懂,好在他紧接着提示了两个字“大意”!我知道让翻译大意,觉得单词不陌生会读,就是不知什么意思,老师又让译第一句,我知道个别单词意思,所以没译出来,真是丢死人了),再后来我就出来了。
  我们五个复试题都是一样的,(有个外语是日语,所以口语不一样了。)
复试全部结束后,老师们就在复试那间屋里讨论,我们五个在另间屋里聊天,我“哥”出去偷听,过了好一会,系秘进来通知我们到那间屋子听结果(宣读笔试、面试、口试成绩及最后总成绩),笔试西北大学第一106,赤峰的第二104,中山第三102,河南第四93,我只有76,西北大学的复试成绩最好,中山的次之,赤峰的又次,河南的第四,我最差。录取中山、西北大学、河南大学的,我和赤峰的回家。
老师们非常为那个赤峰的可惜,说他笔试排第二,今天的面试也比录取的有的学生好,但因初试成绩太差,仅此一项就比第一名少28分,他们也没有办法,他们会为他争取调剂,但成功率很小,我虽然被刷下,但我心服口服,考古系的录取是公开、公平的。不象有的高校复试让人摸不着头脑,像我的同学考北师大的历史,结果初试第一、二、三的都被刷下了,参加复试的初试的最后一名倒被录取了,人家还是跨专业的。我都怀疑是不是学校怕都刷下太扎眼,把作为并列第一的我的同学幸运的留下了。像这样的复试,无论其中多公平,都很不让人心服。相比较社科院就比较考虑初试成绩,如果不是河南的是初试的第一,而赤峰的是初试的第五,我想结果可能会不一样。毕竟28分并非巨差,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事情,河南的和中山的报的是同一个方向的,社科院完全可以以同一个方向只能录取一人而刷下河南的,河南的也不会有怨言----他本人也是一点自信没有,倒认为赤峰的实力很强。但社科并没有这样做,我觉得录取真是非常公平,我没感到任何歧视(实际也许会有的),像我的性别是女生,出身的学校呀,跨不跨专业……通通没感觉到,报高校时的后顾之忧,在报社科时都是不存在的。
总结我本次复试,经验教训如下:
1、报考考古(不管明年是否统考)一定要有考古专业的基础,千万不要以为是冷门就投机。古训:偷鸡不成反噬一把米。
2、女生最好不要报考古。录取结束后我见到导师(这时我才看到他的笑容),他说女生毕业后根本就找不着工作,虽有些夸张,但基本是实情。我们五个聊天时,有个学生还讲到,有次一个老师让他找两个学生帮忙,他就找了班里两个学习特别好的女生,结果老师一看,就让他换两个男生。真让人无奈,不过若有女同胞就是衷爱考古,基础又好,那就报,反正我没感到社科院歧视女生,而且社科院就有对有名的考古夫妇。

3、口语翻译,知道多少说多少,不要怕出错,比如让你译句或大意,你只知个别单词就说那几个单词,说一点就给一点分,一点不说可是一分都不给。
4、自学能力弱或专业差的最好不要报考,即使录取了也会很难熬下来,社科院各研究所与研究生院是两张皮,老师平常在各所,跟学生并不像高校那样紧密。人家是研究机构就是按研究是水平要求你,我的导师就说:“这是考古研究所,不是考古培养所!”。可不像高校又扩招又批量生产,把研究生都弄成本科生了。
5、我见到有个落榜生说社科院不是应届生来的地方,有的网友也跟帖,说社科院对专业要求多么多么高,简直有点神乎其神了,我认为并非如此,就拿本次录取来说,三个都是应届生,如果历史复试也是这个水平,我也没问题(自夸了),一句话,只看成绩不问出身,我看到社科院有个学生说历史系没刷人,你能知道我的感受吧?唉!考研就是做学问,不要投机
6、有好多学生问考研要送多少礼。我奉劝有这些想法的学生打消念头,反正社科院不兴这一套。我们复试报到时,在等待时,一个老师和我们聊天,还给系秘打电话说学生等着呢,让系秘提前半小时来,复试结束后导师和另外的一个老师安慰我,我无法想象怎样对这样的老师行贿。我们可以落榜,不可以丢人。试想我如果对导师行贿,别说导师安慰,他还会正眼瞧我吗?所以我们学生好好读书、好好考试,少想那些邪念!
7、非重点大学毕业、自考的,只要你有能力,就大胆的报,社科院只看成绩不问出身。
  谨愿此文能对08学子有所助益。

附给考古系系秘的信
刘老师:
你好,我是xl,非常感谢你用特快专递把成绩单寄来,可惜没用上。因社科院复试晚,复试结束后,各高校的头批调剂基本结束,二批调剂又因时间紧,我赶不过去,所以没调剂成。后来想读河北大学的省自费,于是跟河大一个对我极好的历史老师商量此事,不想他明确反对我读,所以我就放弃了。很抱歉让你白费心了。
面试结束后结果出来前,你们的讨论都让我“哥”(实际是我丈夫)偷听到了,真惭愧,我成了讨论的焦点,很感激你和其他老师帮我说好话,不过我也同意白老师说的“这是考古研究所,不是考古培养所”,刷下我理所应当,但在报名时,我真没想到贵系会对考古要求这么专业,你们的招生简章太具有误导性了。以前,贵系不招跨专业,这两年取消了禁令,我就以为你们会考虑跨专业学生的实际,降低对考古的要求,尤其是贵系去年的做法更让我坚定了我错误的看法,去年第一次统考,教育部允许考古专业单独出卷,贵系竟然放弃,就让学生统考,怎么能不让学生误认为贵系看中的是历史,只要历史过关了 ,问题就不大了,谁曾想到你们的要求还和以前一样啊!如果历史、考古都靠历史,学历史的学生报考古也很自然----考古比较冷,“好考”!我想这就是“动机不纯”吧!现在考研的也很少有动机纯的了。白老师以动机纯要求人,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河大有个历史专业的学生就是这样想的才报的贵系,没想到初试竟然她没考过我,如果她来复试,比我还丢人。
如果你说这两年跨专业招考是个错误(大意)我认为招跨专业的并不错,错在取消了单独出卷,就像这次赤峰那个老师,我不知他是哪个专业毕业,但历史专业毕业后教考古学通论,也是完全可以的。如果你们不统考,仍是单独出卷,我根本不会报考。因为书都是贵系买,我只买到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书都买不到,怎么敢报?况且即使买到,我一看不对味,也不会报,正因为统考,我自始就看历史(因历史对我也是跨专业),直到寒假我才看考古的书——才发现误入歧途。至此,白老师也应该明白我为什么报了考古,可考古那么差的原因吧!至于跨专业学生未必考古都差,准备两年就够了。像这次赤峰那个老师,我不知他是什么专业毕业,但历史专业毕业后教通论是完全可能可以的。
我这次落榜虽然当时不免伤心,事后,越想越觉着未尝不是解脱。寒假看考古书,味同嚼蜡(张忠培先生的那本书除外)。三月初成绩出来,我以为没戏,马上就丢开考古书,看《昭明文选》。虽然后者是生字满眼,看着李善的注我都看不懂,但我却有啃下来的欲望。笔试后,你说“lxl,不是我打击你……恐怕硕士论文都完成不了”,当时,我很不服气,还认为你歧视自考生。面试后,我自己在想,如果真把我录取,以后那三年我可怎么熬?——考古与文史哲的距离太远了。我真是无知者无畏,太冒失了。这次落榜,我心服口服,考古系的复试非常公开公平,简直超前公开了。
总之,我希望考古系下一次退出统考,依旧单独出卷。同时仍招跨专业学生,既避免像我这样的学生再误入“歧途”,又避免将有考古基础和兴趣的学生拒之门外,招生简章写的再详细些。
下周我将把此次复试的经验教训写下来,连带次信贴在考研论坛——社科院一栏上,老师若有时间可上网看看。此外,如果歇几年再考,我还会报社科院,当然是中国古代史;如果年底接着考,那就报河大了,真是好事多磨。
   
此致

敬礼


lxl


07年5月22日

也许您还可能感兴趣:
刚看到的考古系博士拟录名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06:2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