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访问量[26329] 评论数[154] 发布于:2008-01-29 15:08
馬英九如何改善兩岸關係
在民進黨執政下,不尊重外交專業,不信任有多年歷練的職業外交官,只以意識型態決定外交政策,以民粹作風操弄對外關係。結果不但沒有改善台灣的國際地位,反而讓台灣形象從「民主模範」與「經濟奇蹟」倒退成「麻煩製造者」。馬蕭如果執政,將終結虛耗的「烽火外交」,並在兼顧尊嚴前提下,從共同利益出發,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在互不否認的情況下,與對岸展開務實協商,尋求彼此可以雙贏的平衡點,也就是「活路模式」。將來不管在雙邊關係或國際組織的參與,兩岸都不必衝撞,互相消耗資源,反而可以各盡所能,齊頭並進,共同貢獻國際社會。我們相信這是「三贏」的作法,不僅兩岸得利,國際社會也均樂見。
身為亞太地區的成員,我們願意積極參與地區的經濟整合。我們肯定並重視東南亞國協迄今的成就,希望將來能分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最後達成「東協10+3+1」的目標。我們樂見韓半島的和平以及台韓關係的穩定開展。我們也歡迎澳洲、紐西蘭、俄國、印度及加拿大等國迎向亞洲的轉變,並樂於增進雙方多層面的合作關係。
所以未來馬會採取合作的方式與大陸互動,但是尊重彼此的「差異」,也去追求兩岸的共同利益。他與胡主席都會消除貧富差距、建立社會正義法治、國際上永續發展、削減二氧化碳排放等議題上都應該有合作的空間。
馬英九如何再造廉能政府
金權掛勾、政治貪腐,這是民進黨執政後台灣向下沉淪最嚴重的問題之ㄧ。資料顯示,民進黨執政近八年總共涉及的弊案有270多件。這麼多的弊案,也造成台灣各項廉政評比每下愈況。依據世界銀行最新公布的國家治理指標,台灣在防制貪腐的評分,從1998年的80.4,一路下降至2006年的70.4。去年12月10日,法務部公佈「台灣地區廉政指標民意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超過68%受訪者不滿意政府在掃除黑金與肅貪的表現;同時,民眾對政府廉潔越來越沒信心。
所以馬英九、蕭萬長執政後,將即推動以下八項廉政革新,根除積弊,澄清吏治。
一、設「廉政委員會」,推動乾淨政府,以落實「乾淨政府運動」。
二、嚴禁政治勢力,干預獨立機關:以建立公正超然形象。
三、貫徹查察賄選,懲賄適用黨內:應修訂「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提高政治清廉度。
四、反貪法規再造,斷絕行賄根源:力求簡化便民,提升法規之合理化與透明化,當行賄客觀因素大幅減少,政治自然清明。
五、財產誠實陽光:目前「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雖規定公務員要申報財產,但對於漏報、忘記動態申報、假申報或謊報等說詞,不實申報則得課以刑責。
六、監督公僕高官,財產不明課罪:增列公務人員財產來源不明罪。這樣的刑法條文在香港實施效果良好,我們希望也對台灣的吏治澄清有所幫助。
七、企業掏空背信,負責人課重刑:政府官員受人民委託執行政務,及上市上櫃公司負責人對股東之詐欺與背信,刑期應當加重。
八、決策公開透明,落實利益迴避:公共利益有關之政府決策與法令須透明化、資訊應公開化,並落實利益迴避的相關法律規範,以防賤賣國產與利益輸送之情事重演。
馬英九創造台灣經濟復興
七年多以來,執政的民進黨一直無心也無能解決台灣的經濟問題。台灣的經濟已到了必須全面改造的時候,否則將無法在新世紀中再創奇蹟。馬蕭目前的經濟政策圍繞台灣12項建設與台灣產業改造為主,民進黨執政七年的鎖國政策的死水經濟害慘「三中」(中低收入家庭、中小企業、中南部)
未來馬蕭要充分利用兩岸合作優勢,發展台灣經濟,例如建立兩岸金融預警及防衛機制,促成兩岸金融監理機制運作,協助金融業以更有利條件進入並開拓大陸市場。開放人民幣掛牌兌換,放寬國人投資含陸股成分之有價證券,同時亦適度放寬陸資投資國內股市。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初期每天3,000人,每年約100萬人次,中長期每年300萬人次。
.推動兩岸經貿動態調整:以「活水計畫」取代「鳥籠政策」,開放兩岸海空直航:初期以桃園中正、台中清泉崗、台北松山、高雄小港、澎湖馬公、花蓮、台東七個機場列為兩岸直航機場。還有開放陸資來台投資生產事業。鬆綁對大陸投資的40%淨值比例上限及產業別的投資限制。
馬蕭還要利用自身的人格特質,開啟兩岸經貿協商新時代,建立應有制度及規範,幫助兩岸經濟的融合:
• 兩岸貿易正常化及特定產業保護機制。
• 兩岸投資保障及經貿糾紛調解仲裁。
• 兩岸智財權保護及專利認證規範協調。
• 產品標準規格化及標準檢測認證規範協調。
• 兩岸金融接軌與監理合作。
• 兩岸海空直航協商及安排。
• 兩岸漁業勞務合作機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