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北抗联名将赵尚志:最遗憾是死在汉奸黑枪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1 21:2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虽然是杂牌军组成的抗日联军,但凭借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赵尚志打了不少胜仗。为了聚拢人心,他经常把缴来到1936年,赵尚志一手创建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已发展到10个师,共计6000余人。粉碎了日军及伪军的数次大讨伐,赵尚志亲自率领军队远征黑嫩平原,半年多的远征中打了大小百余战,杀死杀伤敌人8000多人。

  就在此时,改变赵一生的重大事件发生了。

  当时,**中央和东北共产党失去了联系,恰好共产国际所在地苏联和黑龙江只隔一条江,所以,东北共产党实际上受驻在共产国际的王明及康生指挥。这两位领导都没去过东北前线,但指点起来却成竹在胸。赵尚志前后两次公然反对他们的路线,这在当时被一些人说成是“反对王明,就是反对党中央。”

  对王明路线极不理解的赵尚志,派部下朱新阳带信去苏联面见王明汇报。结果,王明把朱新阳扣下,开除党籍。

  此间,无论是党内还是敌方,都盛传一种说法:北满或吉东共产党领导层里有奸细。日伪当局称为“吉东和北满两省委间之倾轧斗争”。

  正在这时,抗联第六军一师代理师长陈绍滨从苏联回来带口信说,苏联远东军区司令海洛将军要抗联的一位重要领导过江商量抗日大事。

  经抗联内部的会议商量后,决定要赵去苏联。赵到了苏联后,对方却不承认邀请过他,当即将赵关起来。

  不久,北满临时省委被改组,赵本人被“永远”开除出党。赵尚志的部队被改编为第三路军,赵手下的第三军政治部主任李兆麟出任总指挥。

  在苏联的禁闭室里,赵尚志联系到现实种种,怀疑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中有奸细。当然,后来他为自己的猜疑做了检讨。

  而自己与陈绍滨素无恩怨,因而到死的时候,赵也不敢断言,究竟是谁指示这个人把他骗到了苏联。

  虎落迷局

  在苏联,赵尚志被困一年半,后来,苏方以“误会”为由放了他,并任命他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组建了100余人的骑兵,让他带走。回到东北后,他才知道,自己6000多人的部队,在仅仅一年多后,已经死的死散的散,所剩无几了。以前收编来的部队大部分叛逃,第八军军长谢文东,三军二师师长兰志渊已向日伪当局投降。

  得知赵尚志回来后,曾经捎口信把他骗到苏联的陈绍滨威逼部下先缴了赵尚志的几个士兵的械,又威逼部下去抓赵。后来此人又到处散布消息说,赵要捕杀所有北满省委的主要领导。于是,没有人敢去见赵尚志,赵被孤立起来。

  在缴不了赵尚志枪械的情况下,陈绍滨秘密命令部下,向附近的日军报告,让他们来捉赵尚志。其汉奸嘴脸终于暴露出来。

  陈绍滨于1940年后消失了。长期来,抗日联军中的将领鱼龙混杂,由于条件不允许,收编而来的杂牌军很难得到正规的政治军事训练,所以,问题百出。

  尔后,失去自己部队的赵尚志只好返回苏联,渐渐被排挤出了东北抗日的局外。一年后,不甘心成为闲人的他,借机向苏军领了一个班长级别的小任务,带了5个人回到东北。

  一踏在东北的土地上,他就下定决心不再去苏联。由于急于扩充实力,在吸收队员时,他“饥不择食”地来不及认真考察,被日伪特5混入,引来杀身之祸。

  1942年2月12日上午,在受伤8小时后,赵尚志牺牲。日军叫来了已投降日寇的原东北抗联第九军军长李华堂辨认尸体。

  在审讯室里,李华堂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曾经非常崇拜的赵尚志司令。尽管有很多日本人跟着,他还是哭了,大声喊:司令,你也这么着了吗?你也这么着了吗?他嚎啕大哭,被日本人强拉了出去。

  (感谢原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原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赵俊清,赵尚志外甥、齐齐哈尔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龙,国家一级作家王忠瑜等对此文的贡献)

  东北抗联:绝地抗战15年

  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实际是在中国东北打响的,这里也打完了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枪,历时15年,是中国历时最长的抗日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上最艰苦的抗战地区之一。

  根据日伪统计数字,十多年间,东北抗日联军和日伪军发生大小战斗66611次,消灭了18万名日伪军,牵制了70多万日本关东军。而很难统计的是,东北军民在抗日中究竟牺牲了多少人,付出了多大的损失。

  东北抗日与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的情况是,情况更错综复杂。一、国民党撤走后,这里实际上被日军接管,是在日本密集的76万大军和大量伪军及汉奸的眼皮底下抗日;二、抗日队伍过于复杂,互相拆台,战斗力不够强;三、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冬天的严寒常让将士残废或送命;四、中国***在东北的力量还比较小,加之中途断了和中央的联系,党中央的抗日方针和策略不能畅通地传达到这里。

  1933年夏,**满洲省委直接派出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张甲洲、李延禄、周保中、张寿 、冯冲云等大批共产党员,组织游击队或掌握部分抗日义勇军。

  1933年以后,东北抗日联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决定,组成统一的东北抗日联军。先后共建11个军,主力军有4.5万人,又团结了各路其他抗日武装,号称十万大军,由赵尚志担任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

  第二年,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改称北满抗日联军,赵尚志仍然担任总司令。赵尚志率领抗日联军第三、六军为主体的北满各军,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和第二军一部,组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指挥,在南满打击日本侵略者。以抗联第五军为主体组成第二路军,周保中任总指挥,在吉东一带打击敌人。

  1935年以后,东北抗日联军抗日战争达到高潮。

  在南满,杨靖宇指挥抗日联军攻占盘石、袭击清源、巧取三源浦、八道江、凉泉水子等。在1937年至1938年的反“讨伐”中,歼灭伪军邵本良旅和伪军“索旅”。在摩天岭一役,全歼日军今田大队千余人。沿安奉铁路和鸭绿江,攻破了几千个小城镇。

  北满的抗联三、六军在总司令赵尚志的指挥下,攻占方正、宾县,袭击汤原,攻陷萝北、佛山,拔除日伪在松花江沿岸的许多据点。1936年冬赵尚志率军西征海伦、德都、通北,大小百余战,歼敌千余人,攻占城池二十余座。在著名的冰趟子战斗中,打死日伪军七百余人,其中日军指挥官七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21:23:08 | 只看该作者
在吉东的牡丹江以南,抗联第二路军在周保中率领下,伏击敌人于敦化寒松岭下,猛攻抚松城,夜袭前刁翎,攻克安图、依兰。

  抗日联军先后建立了盘石、珠河、汤原等抗日根据地,被称为“红地盘”。在深山老林建立许多密营,有政治军事学校、电信学校、兵工厂、被服厂、医院等各种军事机构和设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21:23:14 | 只看该作者
1938年至1939年,敌人调集日军70万,伪军30万,对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进行“大讨伐”,东北抗日联军受到巨大损失。从此,东北抗日战争转入低潮。但是,东北民众的抗日斗争一直坚持到1945年光复,许多抗联将士与苏联红军一起解放了东北广大地区。

的枪弹物资分发给各种抗日队伍,同时帮助一些有发展前途的队伍打仗以壮大他们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22:0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