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确认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主控方向 [打印本页]

作者: dulidiyijun    时间: 2009-11-9 17:16
标题: 确认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主控方向
——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的别样解读
    据上海证券报,目前这种机制造成通胀风险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政府为保持金融体系稳定让“资产泡沫”软着陆的难度和成本却变得越来越大。所以,关注“通胀”并不等于要“率先”或“死守” “宽松的”经济政策的组合。为了减少欧美国家救市政策可能的“迟钝应对”和由此带来的“负外部性”,我国现在就应加大力度引导产业资本向实业投资集中,限制金融资本过度流向股Shi或楼市。
    中国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非常令人振奋,但是,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已有了“质”的飞跃而到了可以结束救市政策的阶段,却还是很难。
    这几天我在台湾参加“金融海啸与两岸经贸”论坛,准备题为“后危机时代的课题”的演讲,所以在此想着重谈谈当前中国通胀的形成机制与防范之道。
    众所周知,正是凭借政府主导的经济刺激计划,公共投入弥补了外部市场需求萎缩的困境,中国经济才从今年上半年以来保持了增长的复苏势头。不过,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外部市场需求渐趋恢复,但其消费者的偏好则从“时尚”品、“财富增值”品转变成对价廉物美产品的喜爱。而中国恰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拥有无与伦比的价格竞争优势,贸易顺差的恢复因此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危机前支撑着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沿海东部地区,现在的复苏态势就明显落后于政府扶持的中西部。另一方面,欧美各国经济同步救市计划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虽然就业状况的恶化程度依然令市场担忧,不少学者还是依据经济复苏的数据估计经济靠政府救市的危机时代即将结束,而“后危机时代”可能首先将面临因各国政府大量注资等金融手段的救市方式所留下来的“高通胀风险”后遗症。
    至少中国最近出现的一些问题很令政府担忧:首先,在经济复苏的同时,信贷却增长过速、外汇占款增加明显、产业资本转向金融资本的倾向也已显现,尤其是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在没有“商品市场”盈利的局面下,将其资金投向了貌似财富来得快的股Shi和房地产市场,局部地区的楼市价格在危机中没有实质性调整的状况下一路上扬,增加了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生活成本和商业成本。而且,大量游资又在乘“虚”进场,于是,虚增的资产泡沫可能会通过大众的“货币错觉”,造成消费过旺的态势,进而产生由这种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通胀。
    笔者个人认为,目前这种机制造成通胀风险的可能性并不大。不管怎样,这一轮通胀很大可能将先起于发达国家。他们都还没有形成通胀格局,中国自身通胀压力已不可能凭空而起。但不可否认,今天政府为保持金融体系稳定让“资产泡沫”软着陆的难度和成本却变得越来越大。而且,目前国际要素市场价格也在反弹,如果国际金融资本再次看到世界经济复苏会为自身财富效应带来机会,那么,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那种由金融大宗商品投机所造成的生产要素通胀可能会重新席卷而来,如果我们无法抑制“支撑就业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实业投资,那还得面临输入性通胀。




(责任编辑: 王悦威 )

 新华视频 >>


"国考"受青睐度悬殊

刘翔小组第二进决赛


方宏进牢狱生活曝光

闫德利前男友落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史蒂芬?罗奇:中国经济依然面临挑战
朗润预测:4季度中国GDP增10.6%
“保8”应该数量质量并重
专家预计四季度GDP增长10.6% 建议适时调整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三季度“答卷”识判未来宏观调控
工业利润由降转升 四季度有望增七成

 图片精选 >>



   · 火星表面的“魔鬼”阴影
· 莫斯科百万富翁博览会异彩纷呈
· 直击“红色贝雷帽”部队选拔


   · “生命轮回”人体解剖展
· 悉尼举行6000人早餐会
· 威尼斯因大海潮汐变泽国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