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的故事》歌词唱的是“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迅速发展,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一个令世人惊讶的现代城市。“深圳速度”一词由此而来。但今天要说的不是深圳这座城市,而是深圳队保级,同样体现出了“深圳速度”。
我们仅以今年中超联赛的第20轮为节点。在前20轮,深圳队只拿到了可怜的15分,平均一场比赛拿不到1分,和今年降级的重庆力帆并列倒数第一。那时,在外界看来,今年的两个降级名额非深圳和重庆莫属。然而,在第20轮后的10场比赛,深圳队取得了6胜4平,狂取22分,平均每场取2.2分,对比今年联赛冠军北京国安的最后10轮成绩,他们也只不过只拿到了19分。一支直到最后一轮才宣布保级成功的队伍,却比一支最终夺冠的队伍,在最后10轮拿分更多,不知道这是不是讽刺。我们只能说,深圳前20轮打得太垃圾,最后10轮他们是冠军。
一支队伍,为什么在一年之内判若两队,发挥有天壤之别。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值得回顾总结一番。首先当然是从球队方面,深圳队主教练谢峰是在联赛还剩下13轮的情况下接过教鞭的。上任后的前三场比赛,前深足老臣谢峰所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2平1负说不过去。但通过这三场比赛的摸索和熟悉后,谢峰迅速找到了球队的命门所在,在随后的10场比赛中取得6胜4平。
仓促上马,立马就能取得成绩,最终率领球队保级成功,不得不佩服谢峰在融入球队以及指挥上的快速和高明之处。除在技战术方面有独到之处外,谢峰在场外的行为也足以让人感动、赞叹。据了解,在俱乐部发不出奖金的情况下,谢峰个人向朋友借巨款给球员们发部分赢球奖金……有如此重情义的教练,队员们不为球队卖命,那才是怪事。
除了教练外,不得不提到队员们为保饭碗而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其中,尤其是要提到从申花租借到深圳队的三名队员,巴尔克斯、毛剑卿和陈雷在被申花“抛弃”的情况下,为求证明自己,在深圳可谓卖命表现。毛剑卿在受伤的情况下,主动要求打封闭上场,这种精神令人感动,同样会对其他队员产生触动。巴尔克斯更是如此,在申花不得志的情况下,在深圳彻底爆发,几乎每场比赛都有进球,最终以17粒进球荣膺本赛季金靴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