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国际关系理论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31 17:3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实主义(古典现实主义/人性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学派是在对理想主义学派的批判和对二战反思中逐渐形成的。它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于40年代,到50,60年代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卡尔<<二十年危机>>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础,1948年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标志着现实主义的成熟,全面奠定了现实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现实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恶。人通过教育和智慧的增长并不能解决人性恶的问题。而国家同样会反映这些特点,这决定了冲突和斗争是国际关系中最根本的特征。(2)  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主体,其他任何国际行为体都不能代替它。国家总是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权力界定的利益是研究国家行为的主要尺度。(3)  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中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权、领土主权和军事安全总是追求权力。国家间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国际政治是一种权力的斗争。而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主要是由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地位来决定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国家的实力。国家的实力越大,它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力就越大,也就越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反之亦然。(4) 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际行为的路标。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在权力限定下的国家利益是决定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对国际社会来说,以权力界定的国家利益是观察一个国家外交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一个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的时候,一定要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标准,而国际道德和国际法是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标准的。(5)  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反对把道德、公众舆论、国际法等置于外交上的重要地位。国际道德实施要和国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道德要受到国际利益的限制的。(6)  维持国家和平的最好的办法是均势。主张通过结盟的方法实现力量均势,在均势条件下,国际和平就可以有保证。
新现实主义:70年代以后,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取代了行为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领域的统治地位。其理论特征是:在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以及国际关系仍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的同时,强调国际关系的秩序和限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的全球系统研究,给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以更多的主义。在研究方法上,该学派强调综合性分析,认为权力政治与体系模式、结构分析与反馈博弈、宏观与微观分析应兼收并蓄,互为补充。1979年,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是其出现的标志。其主要观点是①国际体系是无政府主义状态,对国家现实的威胁随处可见,注意和应付威胁是国际生活的基本方式。所以国际中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紧张状态。行为体经常彼此敌视。国家都需尽力保障自己的安全,这必然会导致军备竞赛与联盟体制。②把权力看作是一种可能使用的手段,权力斗争是国际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的产物。国家拥有权力太大或太小都会有危险。在关键关头,国家关注的是安全。国家不会为了其他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安全。③相互作用的系统和单元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国际政治规律是双向的④其关注点是国际政治的结构方面。国家是构成结构的单位。结构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体系的变化是由单位的实力对比造成的。未来的结果取决于国家的动机和结构。
﹡参考性观点:新现实主义70年代以后,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取代了行为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领域的统治地位。其理论特征是:在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以及国际关系仍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的同时,强调国际关系的秩序和限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的全球系统研究,给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以更多的主义。在研究方法上,该学派强调综合性分析,认为权力政治与体系模式、结构分析与反馈博弈、宏观与微观分析应兼收并蓄,互为补充。1979年,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是其出现的标志。新现实主义保留了现实政治的主要内容又对传统现实主义做了两点修正:①对于权力的认知。权力是一种可能有用的手段,在重要关头,国家最终关心的并非权力,而是安全。②关于因果关系的转换。强调国际政治的规律双向地进行的。某些国际后果存在于相互作用的单位层次上。既要注意单位层次,又要注意结构层次,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国际体系内的变化和延续。另外,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在对国际体系及其结构的分析方面。它所展示的是一幅国际政治的系统性画面,依据构成单位的排列方式对其进行阐释。国家作为一个统一的、以生存作为最低目标的行为主体,从理论构架的角度被视为国际体系的构成单位。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无政府状态,结构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体系的变化是由大国数量的变化而造成的。未来的结果的变动范围是依照假定的单位动机以及单位在其中活动的体系的结构而定的。而且从国际体系的结构特点对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现象做了解释。国家间竞争和冲突来源于无政府状态下国际社会,国家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维护自己安全,而对国家的现实威胁或可能的威胁随处可见。所以集中各种手段以应付这种威胁已成为国际生活的基本方式。由于相互关系总是处于紧张状态,行为者总是相互猜疑和敌视,尽管就其本性而言,它们并不愿意相互猜疑和敌对。就个别而言,国家可能只是以此来全力保障自己的安全。从整体上讲,它们的行为本身却导致了军备竞赛和联盟体制。这种不安定状态由于与之相似的“安全困境”而更加恶化了。在“安全困境”中,一国为保障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意味着降低了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在无政府状态下,一方聊以自慰的源泉则成了另一方为之忧虑的根源。因此,一个国家即使是为了防御的目的而积聚战争工具,也会被其他国家视为需要做出反应的威胁析在。而这种反应又使前者确信,它是有理由为自己的安全担忧伪,与此类似,一个出于防御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联盟要加强内部成员间的团结一致,扩大自立的力量,必然会无意中危及到敌对的同盟,招致对方采取反措施。换言之,国际体系的结构导致了国家间冲突和战争的一再爆发。新现实主义在继承传统现实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国际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在西方国际关系学史上至今影响不衰。对新现实主义的批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对国家中心说的批判,主要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比较政治学派。前者认为新现实主义完全抽象化的国家失去了国家的阶级属性和其他相关属性;后者认为新现实主义把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割裂开来;2、对“结构选择说”的批判。新自由主义认为,新现实主义强调了国际体系结构,但忽视了国际体系中的进程;3、对无政府逻辑的批判。建构主义质疑国际体系去政府性,认为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
△新古典现实主义90年代中后期,美国一些学者认为,单元层次理论和体系结构理论都不尽人意,并开始尝试打破这两种层次理论的分野,谋求一种中庸模式,于是现实主义范式中出现了新古典现实主义的理论分支。新古典现实主义是想对于新现实主义而言的。其主要观点为 ①新古典现实主义力图谋求解释某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和战略。并预测出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为何会追求特定的政策与战略为何会对系统压力作出不同的反应。它所要探讨的是包括个别国家的大战略均势信条对外经济政策结盟的偏好以及危机行为。②国家政策的范围与雄心首先取决于它们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它们的确立了国家外交的基本参数的相对物质力量,但这种权力地位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是间接的和复杂的。在物质能力与外交政策行为之间是以国家领导人的感觉为媒介。在力量转变期间,这样的感觉变量的作用特别重要。③国家领导人的外交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出自于它们的对国家爱相对权力的判断。这使得国家中期与短期的外交政策不一定与国家宏观趋势相吻合。同时国家政治领导人对资源的支配是有限的,所以对权力进行分析还要检查国家相对社会而言的力量与结构。④强调内部变量与外部变量、系统变量与单元变量的结合。新古典现实主义力图解决新现实主义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但它不适合于说明国际结构,不能对单个国家间的战略互动的总体结果进行预测。在理论上与新现实主义是一种互补关系。
*参考性观点 新古典现实主义(1)国家在国际体系中位置,尤其是其相对力量物质能力是对外政策的首要驱动因素。(2)系统压力必须通过单位层次的干预变量加以转化。国际体系是相当模糊的,处于无政府国际体系中的国家很难看清楚安全是稀缺的还是充足的,系统压力必须通过单位层次的干预变量加以转化。体系因素和单位因素对国家对外行为都会产生影响。(3)国内层次变量重要性体现在:第一,对外决策由领导人精英作出,因此领导人对相对权力的认识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中短期的对外政策选择不必总是认真仔细和连续不断考察的相对权力趋势。第二,权力分析必须考察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力量,及国家与社会的结构,因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可以分配给对外政策的国内资源的比例。例子,美国扩张的原因。最后,体系压力决定对外政策的大方向,但不能决定国家行为的具体细节。长周期理论  莫德尔斯基认为,全球性政治体系领导权的更替存在着周期,这一周期包括四个阶段:(1)全球战争阶段,其特征是大范围严重的暴力,全球性战争将决定霸主更替,宣告全球政治体系产生新的领导,进入实力高度集中的新阶段。(2)世界权力阶段,在该阶段,某个民族国家有实力成为全球领导者并执行新的计划;(3)权威丧失阶段,这个阶段里,提出了世界领导者的合法性问题,新的问题进入了全球议程;(4)权力分散阶段,在该阶段,世界领导国的权力衰落到低点,一个或多个挑战国(原来可能是全球领导者的盟国)组织起新的同盟,向领导国发起挑战。根据长周期理论,崛起的大国要获得体系的领导权,必将经历全球战争。全球战争是体系领导国的选择机制,也是世界政治体系循环周期的一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自然选择作用。因此,长周期理论认为,全球战争将继续下去,除非出现某种替代性的全球决策机制,能够决定体系领导权的归属。
*新古典现实主义90年代中后期,美国一些学者认为,单元层次理论和体系结构理论都不尽人意,并开始尝试打破这两种层次理论的分野,谋求一种中庸模式,于是现实主义范式中出现了新古典现实主义的理论分支。新古典现实主义是想对于新现实主义而言的。新古典现实主义主要考虑了国家以及国内因素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一方面坚持权力政治这一现实主义的核心命题,另一方面则考虑了国家行为的另一个层面,将国家理论扩展到了国际国内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 新古典现实主义引进了两个干预性变量:第一:国家决策者对权力的感知。第二:国家能力及其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具体观点有:1、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尤其是其相对力量物质能力是对外政策的首要驱动因素。2、系统压力必须通过单位层次的干预变量加以转化。国际体系性质相当模糊,安全也无所谓稀缺或充足,人们只有根据主观经验去解读,即系统压力必须通过单位层次的干预变量加以转化,因此这种影响是复杂的和间接的,也就是说,体系因素和单位因素对国家对外行为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才称为新古典现实主义。3、国内层次重要性体现在:第一:对外政策又领导人精英作出,因此领导人对相对权力的认识至关重要;第二,权力分析必须考察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力量及国家与社会的结构;第三,体系压力决定对外政策大方向,但不能决定国家行为的具体细节。4、它强调安全并非国家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国家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追求国家相对力量的上升。 新古典现实主义作为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发展,强调了内部变量和外部变量、系统变量和单位变量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思路和范例,解释能力得到加强。但是,它的弱点是不适合说明国际结构,不能对单个国家间的战略互动的总体结果进行预测。
⑤古典现实主义与结构现实主义的区别  简言之可归结为两点:首先,传统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就是要不断地谋求扩大自身的权力,权力被视为目的本身,对权力的追求植根于人性当中;结构现实主义者则认为,权力虽然重要,但却只是一种手段,国家最终所关心的并不是权力,而是安全。其次,传统现实主义重视国家之间的差异,主要通过单元层次上的分析来解释国际政治后果;而结构现实主义者则主要从结构层次入手,认为国际政治后果要从国际无政府状态和力量分布上来解释。 新现实主义是一种“修正和补救”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更清晰、更一致和更严格的界定:(1)  现实主义视权力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国家一切活动的目的;新现实主义认为,权力仍然是核心变量,但它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政治关系中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2)  现实主义着眼于主权国家,强调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新现实主义则着眼于国际体系,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决定着国际体系成员之间的政治关系。(3)  现实主义着重研究国家利益和国家权力;新现实主义则着重研究全球间的权力分配,以结构主义分配为基本特征。(4)  现实主义强调国际冲突,新现实主义则强调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的结合。
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区别 新现实主义是一种“修正和补救”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更清晰、更一致和更严格的界定:(1)  现实主义视权力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国家一切活动的目的;新现实主义认为,权力仍然是核心变量,但它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政治关系中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2)  现实主义着眼于主权国家,强调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新现实主义则着眼于国际体系,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决定着国际体系成员之间的政治关系。(3)  现实主义着重研究国家利益和国家权力;新现实主义则着重研究全球间的权力分配,以结构主义分配为基本特征。(4)  现实主义强调国际冲突,新现实主义则强调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的结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11-23 10:30: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啦谢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1-23 10:57:33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2-5 16:32:52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a lo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2-7 23:07: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4-14 15:40:17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4-14 15:40:33 | 只看该作者
h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4-14 15:40:45 | 只看该作者
xuexizho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4-14 15:41:0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4-14 15:41:12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3:17 , Processed in 1.5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