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讯息] 玛雅与张文木对话:地缘政治中的世界变局与中国前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7 22:4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1. 美国进入新世纪后其国家战略能力严重下降。2. 中东是国际政治的“百慕大三角”,入侵的结果基本都是有去无回。3. “尼克松主义”将在中东出现,中东由此会出现巨大的地缘政治真空和中亚及其周边大国为填补真空而产生的新竞争。4. 中国原先估计的“战略机遇期”将会延长;但美国稳定后,对中国的压力又会加大。中国应该把握时机,早做准备,但准备应是积极和具有攻势的。5.中国的地缘政治位势有利于中国承接新的文明形态。







35年前,理查德•尼克松成功完成了对中国的“破冰”之旅,实现了中美关系和世界战略格局的根本性转变。随后,华盛顿借中国之力遏制苏联,施压越南,缓解美国在东亚实行地区性控制的压力,最终摆脱了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困局。

尼克松寻求与中国缓和,透过地区和世界战略均势的调整为美国争得喘息之机,从而更加有力地遏制苏联并最终打败对手。这一外交战略上的精彩之笔,即是国际政治理论中著名的“尼克松主义”。

时过境迁,中国已经成长为真正的地区性大国,并正大步迈向世界大国之列。而美国的国家战略能力却呈衰落之势,且出现似曾相识的情景——至2007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已持续4年。美军深陷中东沙漠的困境,让人自然而然回忆起越南的丛林泥沼,以至于连驻伊美军指挥官都无奈承认:我们面临越南式崩溃。

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在中东重蹈越南战争覆辙?“尼克松主义”会否在中东出现?中国应当以怎样的姿态应对世界政治变局?而在这一切中,地缘政治特点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就此,笔者与国家安全战略问题学者张文木进行了对话。





小布什陷中东,美国国家战略能力下落

玛 雅:今年是美国已故总统尼克松对中国的“破冰”之旅35周年。1972年2月,尼克松政府在美国深陷越战泥潭、难以自拔的情况下,果断地打出了“中国牌”,通过转变美、中、苏战略格局,使美国摆脱困境,重整旗鼓,最终赢得了冷战的胜利。

今天,美国在其单极世界的绝对优势下却再度陷入战争困局。伊拉克战争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军事力量,削弱了它的政治意志,使美国治理世界的能力明显下落——从老布什时代留下的外交资源,经过克林顿时代的平稳过渡,到小布什时代出人意料地大幅透支。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近年来国家战略能力衰落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张文木:美国国家战略能力衰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国家战略文化、国家战略思维和国家战略管理。

先看国家战略文化。现在的美国人跟古罗马人相似,有大量的外来资源供其挥霍,自己不用劳动。不劳动就没有了智慧,尤其没有政治智慧。美国现在每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热闹犹如联欢晚会,整个过程重表现而非重实绩,选出来的多是政治表演家而非政治战略家。这说明美国的国家战略文化衰落。

再看国家战略思维。兰德公司作为美国的智库,是美国战略思维发育水平的标志,其能力与上世纪五十年代已不可比。那时的兰德公司有一批打过仗、有经验有理论的军人参与,研究成果颇有份量。现在兰德公司的报告大而无当,不着边际放大炮,因为研究人员严重脱离实际,仅仅凭在学校学到的逻辑来推论“战略目标”,所以好看但不中用。而且目标之大,以至于不可能有相应国家资源去支持。战略目标与战略资源不匹配,是战略研究的大忌。小布什上任后将伊朗、叙利亚、朝鲜等“七个邪恶轴心”作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几年下来将美国政治折腾得疲惫不堪。这说明美国的国家战略思维衰落。

在国家战略管理方面,以小布什为代表的这一代政治领袖人物,是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的,不但政治经验缺乏,而且眼高手低,一付舍我其谁的富家子弟习气。小布什的个性争强好胜,表现在国际事务中,使得他有勇无谋,有战无略,就像西班牙斗牛,见红布就冲。他提出的国家战略目标铺天盖地,且远远超出美国资源可承受的底线。前国务卿鲍威尔是小布什内阁中最有谋略的人,但是对小布什的霸蛮无可奈何,黯然离去。这种逆向淘汰战略人才的现象,是国家战略管理能力下降的重要标志。

历史经验表明,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有力量与两个以上的大国对抗。古罗马人开始为了自卫,与北方的高卢人打仗,后又与南方迦太基人交战,胜利后继续向整个地中海国家进攻,结果导致罗马帝国灭亡;19世纪初,拿破仑与英国作战,取得胜利,继而深入俄国,三年便遭到失败;20世纪40年代,德国希特勒初与英国作对,赢得西欧后,得意之际进攻俄国,又是三年便败;同期的日本一开始侵略中国,初期取胜,1941年又对美国开战,还是三年失败;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美国与中国和苏联对阵,三年便败;60年代美国又在越南战场上与中国和苏联交手,也是败得没有面子。小布什上台后,指名道姓向七个“邪恶轴心”国家叫板,但凡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明白他这是老虎吃天。所以说,大国崛起于地区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扩张,谁扩张,谁失败,失败的速度与扩张的广度成正比。纵观历史,盖莫能外。

毛**曾说,美国就那几个人,东边出点事儿调兵,西边出点事儿又调兵,调得过来吗?世界出现一百多个国家,就是因为谁都管不过来。各国的能量都是有限的,美国的能量也是有限的。在太平洋地区,美国的有效力量边界最远就到关岛,关岛以西,它就是一只“纸老虎”,真打仗,就失败。朝鲜和越南两场战争的结果就是明证。



玛 雅:我们理解国际政治,通常分析国际、国家和领袖个人三个层次的原因。美国在小布什当政后国力大幅衰减,这与小布什个人因素有什么直接联系?

张文木:联系非常密切。有人说小布什外交是“保守现实主义”,其实他既不“保守”也不“现实”,他颇像11世纪发动“十字军东侵”的教皇乌尔班二世,宗教狂热加上极不现实的理想主义。

小布什的个性争强好胜,这在日常生活中表现明显。2002年小布什访问中国,登长城时问导游,尼克松当年登长城走到哪儿。当上到北侧760米高处时,导游告诉他,尼克松当年就到了这儿。小布什又往前走了几步,超过尼克松当年的高度。这种好胜的性格表现在国际事务中,使得小布什有勇无谋,有战无略,就像西班牙斗牛,见了红布就往上冲。

小布什这代人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战争,用不着为衣食发愁,受的教育也多是快餐文化。没有磨砺,哪来智慧?不像从二战过来的美国政治家。他的父亲老布什,海湾战争打得多漂亮,但他打败了萨达姆又保留了萨达姆。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他要用萨达姆南面牵制科威特,东面制衡伊朗。反观小布什的表现,毫无政治智慧,活脱一个现代版的堂吉诃德。



玛 雅:塔利班日前称,基地组织的自杀式爆炸志愿者多达数千人。美军在中东身陷囫囵,凶多吉少。而在这种显性的危险之外,还有没有隐性的危险?中东在地缘结构上的特殊性对美国战略能力的衰败有什么影响?

张文木:中亚地缘政治特征有点像中国黄河的地质特征,是松散的泥沙状,人不能往里跳。跳一个,下去一个,跳多少都是有来无回。中亚不是现代化的地方,整个经济细胞都是由松散的部落群构成,建立其上的政治结构也呈蜂窝状,打坏一个局部,不仅不影响它的整体,它自身还会迅速繁衍弥补。所以我把中东政治称作国际政治的 “百慕大三角”,谁进去都是有去无还。美国人现在还没意识到这点,还要增加两万兵力。两万人在海上拿炮打还起作用,要想深入进去,再加十倍兵力都没用。

美国今天在中东的困局是它自己折腾的,它要“跳黄河”,别人劝不住。普金当时还告诫小布什,有很多帝国都消失了,希望美国不要步它们的后尘,但是他不听。没有一个国家去跟美国战斗,是美国打到人家家里,还指望人家不反抗?这就是孟夫子说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美国目前在中东最大的危险不是塔利班,也不是伊朗的“核问题”,而是中亚的社会结构:蜂窝似的,你往哪个钻?蜂窝结构像一块大海绵,有多少外来资源都能被吸干。所以,中东尽管内部有很多落后的东西,但这个地方是入侵者的“百慕大三角”,根本就不是西方国家进去的地方。英国19世纪后期曾经三次进入阿富汗,都败了。败在哪儿?就在这种社会结构上。你总不能一个山洞、一个山洞找啊。找完山洞,还有无数多的部落,都用精确导弹打,你有多少导弹?这种蜂窝状社会结构就是中亚社会的基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东西。他们不靠现代化的商品生存,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战斗,一把铁铲、一些种子就能生长出粮食。这种被马克思称作“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社会结构也是整个东方国家的基础。英国人在海上打败中国,可在中国“三元里”却是败得一塌糊涂。如今小布什进了中亚,就仿佛来到“黄河”岸边,跳得越欢,陷得就越快越深。美国人想救他,让他撤军,他还不愿意,还要跳,那还有救?



玛 雅:美国新防长盖茨将伊拉克战争描述为一个错综复杂的冲突的集合体,实际上存在四场战争:一是什叶派内部的战争,二是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战争,三是当地逊尼派的反美战争,四是美国与“基地”组织的战争。

张文木:这正说明中东社会的复杂性和小布什有战无略的性格特征。美国打阿富汗就是一个错误,这是鲍威尔都已经意识到的一个错误:美国在阿富汗压根就没得到什么,不过充当了伊朗和俄国的战略清道夫。美国进入阿富汗,把曾经帮助它的塔利班给干掉了,等于左手打了右手。打完以后不得已,只能让亲俄的北方联盟接管,俄国人当然高兴。美国接着又南下,打掉过去的盟友萨达姆,结果上来一个什叶派政权,又当了伊朗的战略清道夫。一旦美国撤兵,伊拉克的什叶派政权就会和伊朗、科威特改善关系,美国战略利益就失去了。

老布什当年打下的结果是什么?是“鹬蚌相争”——科威特跟伊拉克是作对的,伊拉克跟伊朗是作对的;沙特、巴基斯坦、塔利班顶着俄国,构成了相互抵顶的有利于美国利益的积木式结构。小布什上来三下五除二,把这个结构全打掉。中东本来是部分反美,现在全部反美,小布什为俄国和伊朗打出了一个伊斯兰反美新世界。



来中国谈哲学,“尼克松主义”救了美国

玛 雅:当年美国在越南战场骑虎难下,尼克松政府推行“尼克松主义”,使美国摆脱了战争困局。尼克松外交在相当程度上倚仗基辛格,人称“基辛格外交”。小布什眼下缺的就是这样的“高人”。

张文木:尼克松是美国历史上比较有战略思维的政治家,还有老罗斯福、小罗斯福、艾森豪威尔等,都是治理世界的高手。他们明白,美国是海洋国家,必须通过大陆制衡才能治理世界,美国才能从中渔利。美国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战略家,才有今天主导世界政治的局面。35年前尼克松来中国,说是来和毛**谈哲学,这话很有味道,因为顺利时的美国人在得到财富的同时却失去了哲学,所以他到中国来谈哲学。哲学讲的是有限性,讲理性边界。尼克松之后,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美国再次进入巅峰期,大量财富涌入美国,美国人再次失去哲学,满脑子都觉得自己是上帝的子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小布什这届班子基本算不上政治家,只是一班巴顿式的军人,所以小布什使用国力的范围远远越过了美国可以承受的边界并不奇怪。小布什和拉氏、赖斯三个人的名字也很有意思。Bush,丛林;Romsfield,田野;Rice,稻米。三个加一起,构成一个“丛林状态”——state of bush。鲍威尔跟他们走不到一起,只好离去,并承认他曾在联合国发言中提出美国入侵伊拉克的理由,是他个人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11-23 08:10: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拉谢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1-23 08:10:4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拉谢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1 07: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