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赛接近尾声,很多俱乐部已经开始为来年谋划了。
毫无疑问,今年联赛冠军的史上最低分51分,说明了中超联赛低水平竞争的一个事实,反过来也让很多球队感觉自己只要比今年稍微加大投入,补充实力,来年就很有希望取得好成绩。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有追求的俱乐部肯定已经开始内引外联了。这个时候,俱乐部的口碑就很重要了。
最近听说了一件事,成耀东在离开浐灞俱乐部时,俱乐部不仅按照合同结清了他的全年薪水(他其实今年只工作了半年),而且还给他了相当多的俱乐部东家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如果这事发生在欧洲,再平常不过了。曼奇尼在国际米兰被解职后,由于合同未到期,国际米兰至今还要给曼奇尼支付高额年薪。但在中国,教练员签了哪怕十年合同,中途一旦被炒鱿鱼,后面的薪水一般都是统统作废的。更何况,成耀东是主动辞职的,即使在欧洲,主教练主动辞职也是收不到违约金的。
浐灞俱乐部为什么要当“冤大头”?浐灞方面的说法是:“不是我们财大气粗,肆意砸钱。要想把一支球队搞好,首先要规范管理,按合同办事,给教练、球员充分的安全感。”难怪王鹏、李毅等老队员,虽然都打不上主力了,还心甘情愿为这支球队效力。像王鹏、李毅这类球员,早已有了足够的财富积累,这些年中国足球大环境也不好,一般这类球员如果踢不上绝对主力的话,任何俱乐部对他们都没什么吸引力,能继续坚持,只有一个原因:心情舒畅。
陕西的球市一直很火,但说实话,这地方的足球环境实在一般。当年国力时代,有两层阴影一直驱之不散,一是经济拮据,最后已经揭不开锅;二是假球、赌球的负面新闻不断。浐灞俱乐部刚开张时,我很不看好,原汁原味的国力都散架了,你一支移民球队,估计也撑不了多长时间。但不得不说,浐灞几年来的轨迹还是让我大跌眼镜,一来,球队成绩比较稳定,去年还冲击了一次冠军,二来,这支球队很少有乱七八糟的事,这在现在是非常难得的。
浐灞俱乐部有没有拖欠过球员薪水?我特意从球员和陕西记者那里了解过一番:欠过,发生在06年,当时球队的所有权还归上海,只不过在西安打主场而已。从07年陕西宝荣浐灞俱乐部正式开张以来,就从来没拖欠过一次工资奖金。有人给我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于海,于海06年随国青集训受伤,养了一年基本没怎么踢球,就要去荷甲,浐灞二话不说就予以放行,在荷兰受伤之后,浐灞俱乐部迅速与之联系,又以高于售出价的转会费将他买了回来,当然,这种感情投资也得到了充分回报,当时有不少俱乐部争夺于海,于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陕西,并在联赛中挑起了大梁;还有今年万厚良打不上主力,要去韩国,当时浐灞排名非常靠后,急需用人,但还是爽快放行。这两件事说明,这是一家对球员十分仁义宽容的俱乐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