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总理普京12日晚抵达北京,开启为期3天的总理任后首次中国之行。
据新华社报道,普京访华期间,除了分别和中国领导人会谈外,还将出席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八次会议。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12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中方主席王岐山同俄罗斯副总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俄方主席茹科夫共同主持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为即将举行的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作了充分准备。
普京访华代表团有40人随行,包括部长、各联邦机构负责人和俄罗斯一些地区的州长及地方长官。俄罗斯副总理谢钦和茹科夫等则是普京访华行程的先遣部队。
俄罗斯媒体评论说,普京此行,意在“继续拉近同中国的关系”。
据俄罗斯政府官员透露,普京此行,在能源对话领域框架内,将触及对华供气议题。同时还将讨论核能、包括炼油厂项目在内的石油领域合作并恢复因价格原因中断两年的对华电力供应谈判。
对华供气现转机
根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下称“俄气”)和中石油发布的公告,双方9月29日已经在俄罗斯托木斯克召开的第七次会议上草签了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文件。双方讨论了实施东部天然气计划中的相互协作问题,包括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问题。
俄气副总裁阿纳年科夫12日表示,在同中方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后3年将开始对华供应天然气。据俄罗斯《机关报》报道,根据双方协议,俄气将铺设两条对华供气管道,并拟于2014~2015年开始实现对华天然气供应。
俄气对华供气备忘录签署于2006年,计划铺设东、西两条对华天然气管道——从西西伯利亚气田开始的阿尔泰方案;东线管道与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平行。双方约定2011年开始实现对华供气,两线年总输气量为680亿立方米。按照阿纳年科夫的说法,该方案因对华供气价格问题才搁浅至今。
经过努力,该方案的实施目前已出现新的可能。供气量不变,但供气开始日期延至2014~2015年。主要天然气来源为位于东西伯利亚雅库特地区的储量为1.3万亿立方米的恰扬金大型气田。
俄罗斯智库“三对话”分析家涅斯捷罗夫认为,俄气已经错过了与中方谈判的最佳时期。即使俄气此次能够明确对华供气期限,但在中国市场上,无疑将被土库曼斯坦天然气抢先。因为今年年末土库曼斯坦将开始实现对华供气,年输气量为300亿~400亿立方米。
石油领域合作深化
中俄在石油领域的合作进度要快于天然气领域。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和俄国境内段已于今年5月和4月分别开工,预计2010年6月前完工。目前,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设运营合同、原油购销合同和贷款协议等一揽子合作文件已经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进入了实质性的合作阶段。
中石油发布的公告称,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10日会见了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波格丹奇科夫,双方就上下游一体化合作、原油贸易和中俄原油管道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
中俄“贷款换石油”协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天津炼厂项目,中俄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中俄东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其中中石油占股51%,俄罗斯石油公司占股49%。俄罗斯石油公司冀望此次能够同中石油签署在天津建设年产量为1500万吨炼油厂的协议,投资额估计为30亿~40亿美元。
根据协议,在炼油厂建成投产以后,该合资企业还将在中国境内建约300座加油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