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科院的考博人--你将代表社科院的风骨
每一位文科出身的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学术圣地。
每一位考博人都希望自己能在一个值得期待、奋斗、牺牲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与记忆,并以此为荣。
这一地方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或是北大或是社科院。北大的蕴含自不待言,社科院却颇为尴尬,它是隶属于政治的学术机构,跟独立自由的学术追求格格不入。可北大的今天似乎离这一追求的距离越来越远,且市侩气息越来越浓厚。如此敏感的话题不谈也罢!
充满期待的地方就是失望的地方,对此我早有心理准备,说自己不失望只是诡辩自己正确的自慰。社科院也不例外!(虽然好多人包括一试老弟告诉我社科院会不让你失望的!)
就这样还是读社科院,放弃很多看似颇有诱惑力的机会。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有着同样的难题,但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艰辛之路。
灿烂的历史,雄浑的中学,何以至今天世界没有中国的学术强音?面临这一问题我辈岂不汗颜?体制也罢,政治也罢,各种国情也罢,对于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事情,我们都有说不完的话头,可我们或许忽视了我们自己本身!我们该做的是什么,当你改变不了环境,你得改变自己,不是让自己油滑适应,而是强身健体以铮铮傲骨坚守自己的空间。这空间每个人都有却不是每个人都坚守。
真有自己的兴趣并愿意为此奉献是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条件。改变自己命运的事有很多,读书仅仅是其中一条而已!看到好多报考社科院博士者的言论,不忍卒读,这就是我的同道,这就是我的战友?
我个人认为对此主要有二:一是没有找到自己的真兴趣,以无自由的习惯性的假兴趣为真兴趣;二是自己打死也不会承认的虚荣无意识作祟。
这世道平实的才是值得信赖的!人生存,人死亡,如此而已!活着的意义是最大化的活出真我,不为众多的显象迷失自己!
社科院的考博人--你将代表社科院的风骨。社科院的考博人请检视自己言论,请深挖自己的思维,为自己的抉择把把脉!
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代中,我们也有权期待一种启明,这种启明或许不来自理论和概念,而更多地来自一种不确定、闪烁而又经常很微弱的光亮。这光亮源于某些男人和女人,源于他们的生命和作品,它们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点燃着,并把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真心的祝愿社科院能有更多的这样的人成为阿伦特所说的“黑暗时代的人们”!
hopezhao愚言共勉与诸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