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写:“反战父亲”的世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2 08:5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月1日,在美国纽约的时报广场,“反战父亲”卡洛斯·阿朗东多站在“灵车”上。阿朗东多当天驾驶一辆载有棺木的“灵车”出现在时报广场,以此悼念他在伊拉克阵亡的儿子,并向路人宣传反对伊拉克战争。阿朗东多的儿子生前是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2004年在伊拉克纳杰夫阵亡,年仅20岁。阿朗东多此后成为一名反战志愿者,驾着“灵车”行走美国各地,他下一站计划前往首都华盛顿,继续他的反战宣传之旅。  

    2月1日,一名路人在美国纽约的时报广场观看停靠在路边的“灵车”。
    “对于世人来讲,他只是个士兵。但对我而言,他是整个世界!”
    或许,在卡洛斯·阿雷东多的嘴里,这句话已被说过上万遍,但他仍在执著地奔走呼号,似乎要让这振聋发聩的呐喊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得到共鸣。
    在纽约时报广场,卡洛斯的皮卡停在这里。车上安放着儿子亚历山大的棺椁,星条旗覆盖于上,足球、靴子、“小熊维尼”和爱犬颈牌等生前私人用品伴于两侧。
    皮卡旁边摆放着亚历山大身着海军陆战队军服的照片和死亡证明单:亚历山大·斯科特·阿雷东多,2004年8月25日在伊拉克纳杰夫阵亡,时年20岁。
    “对于世人来讲,他只是个士兵。但对我而言,他是整个世界。我不能让他就这样孤独地离去,我要让世人记住他。”说着,卡洛斯展示了亚历山大的一封家书:
    “今天是2003年1月19日,星期日。我已经在海上漂了3天……真令人难以置信,生活仿佛在一瞬间改变了:昨天我还在课堂上学习几何和历史,而现在我已被派到国外作战。”
    “我并不怕死,我怕的是:如果遭遇不幸,我爱的人要如何面对。我就要去沙漠了,在巴格达城外全副武装地执行任务。为什么一切来得这么快!我多么希望像在家里那样,可以上学,可以和茜拉约会,可以照顾我的家人。”
    亚历山大是美军在伊拉克阵亡的第968名士兵。卡洛斯依然清晰地记得,噩耗在2004年8月25日传来,那一天是卡洛斯44岁生日:三名军官突然造访一度令卡洛斯以为是亚历山大回家探亲,并为自己的生日带来惊喜,而当被告以实情后,情绪失控的卡洛斯冲进车库,用锤子砸碎汽车挡风玻璃,跳入车内并点燃了汽油……
    全身重度烧伤令卡洛斯付出10个月的病榻之苦,丧子之痛则几乎令他精神崩溃。在失去“整个世界”后,他开始重新审视外面的世界。

    1月22日,巴格达市中心一个商业区发生汽车炸弹爆炸后,滚滚浓烟冲天而起。当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中心接连发生两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至少75人死亡,160人受伤。 新华社记者 闫珺岩 摄
    痊愈后,卡洛斯辞掉工作,跟随“反战母亲”辛迪·希恩到全美各地演讲,要求政府立即将军队从伊拉克撤出。2006年年底,卡洛斯开始独自进行反战活动,足迹遍及东海岸几乎所有大中城市以及西南的加利福尼亚州,他也因此被舆论称为“反战父亲”。

    卡洛斯下周将启程前往华盛顿和西雅图。他说将坚持到最后,直到美军从伊拉克完全撤出的那一天。“我相信亚历山大在天有灵,也会为我感到骄傲。”透过卡洛斯浑浊的双眼,人们能够触到“反战父亲”心中难以排解的忧伤。这忧伤,不仅为了亚历山大,更为了数千名在伊拉克阵亡的美军士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7 05:5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