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务院近期启动了四个国际文化合作项目,包括与国家艺术基金会合作开展系列国际文学交流活动;与国家人文基金会合作开展 “我们的人民”项目,邀请世界各国的教师来美参加为时一周的历史夏令营;与美国电影协会合作举办国际电影与电影工作者交流活动;与约翰·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合作开展艺术管理和表演艺术培训计划等。这些项目是美国“全球文化计划”的组成部分,作为美国文化外交的重要内容,该计划被赋予了增强美国软实力、改善美国国际形象等诸多使命。在因伊拉克战争而导致形象受损的今天,该计划对美国来说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美国人深谙文化外交的力量。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人民对爵士音乐的共同喜爱,就在缓和两国紧张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悉,国务卿赖斯和主管公共外交与公共事务的副国务卿卡伦·休斯十分重视一份关于美国文化外交的报告。这份报告赋予文化外交“展现民族精神”的意义,相信美国的电影、舞蹈、爵士乐、艺术品和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打动其他民族人心的作用,还有深远的政治影响,是破解美国外交困局的有效手段。
休斯曾在布什选举团队中负责公关事务,颇有建树,被誉为公关高手。休斯认为,文化交流活动体现了作为公共外交核心的互相合作与互相尊重的精神,因为“艺术拨动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心弦,引起精神上的共鸣”。布什总统在第二任期开始时,面临修复国家形象的重要任务,因此力邀休斯出山,就是希望休斯在改善美国形象、去除文化屏障方面有所作为。
近两年来,休斯也确实不负布什所望,努力推进文化外交。这不仅体现在其丰富的论述中,也体现在政府资金投入的增加上。如今美国国务院用于文化交流项目的投入已是2000年的3倍之多。休斯期待以巨额投入实现一个重要目的,即以更加柔和的方式,促使人们认识到,“尽管我们之间存在着语言和种族、政治与政策的差别,但我们作为人类的经历具有共同性”。
在这个争夺眼球和影响力的时代,如果一个国家不努力树立正面形象,有关其负面消息就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传播得更快、更广。文化外交的传播内容也不局限于艺术范畴,它还包括每个公民的文化素质及其在社会上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是外交官并不为过。每一个国家的公民在世人面前所展示的文化修养、对国家的感情以及民族自豪感,都会成为世人看待该国的“放大镜”。
推广文化外交是扩展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究其实质还是为国家利益服务。其实,同吸引眼球相比,更重要的还是赢得人心,赢得敬重和信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