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希拉克的中国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2 08:4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国总统希拉克3月11日宣布,他将不会在今年的法国总统大选中竞选连任。这位年届74岁、在政坛上纵横捭阖40余年的法国领导人即将告别政治舞台。
    同当代世界上众多的政治家相比,中国公众对希拉克似乎有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究其原因,大概是这位法国政治家长期以来对中国和中国人民以及中国文化所表现出的兴趣与感情。
    希拉克究竟有多少次访华,似乎没几个人能计算清楚。早在1978年,西安的兵马俑还在发掘之中,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就参观了这一文明遗迹,并且成了“世界第八奇迹”的“始作俑者”。
    这位不折不扣的中国通,不仅可以用法语即兴背诵唐诗,还能默写出中国朝代纪年表,甚至准确地判断中国青铜器的历史年代。
    与戴高乐在西方阵营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一样,希拉克所代表的法国,是发达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拒绝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与美国联署批评中国的国家……
    当希拉克即将告别政治舞台之时,他的“中国情结”早已被历史一一记录在案。对于希拉克的这种“中国情结”,凡是从事对法工作的人都会有亲身的体验。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1998-2003)吴建民和新华社前驻巴黎分社社长沈孝泉为读者讲述了希拉克的中国故事。

    3月11日晚,法国总统希拉克向全国公众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在今年的总统大选中自己将不再竞选连任。这是希拉克2006年6月9日在总统府举行新闻发布会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 宋立东 摄3月11日晚,法国总统希拉克向全国公众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在今年的总统大选中自己将不再竞选连任。这是希拉克2006年6月9日在总统府举行新闻发布会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 宋立东 摄

资料图片:2006年10月26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 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这是1976年3月27日摄于法国尼斯的希拉克的资料照片
    王冶坪的“总统护士”
    贝尔纳黛特手里拿着一大串长长的钥匙,挑出其中的一把,慢慢地伸进钥匙孔,咔嚓一声,打开了锁。随着沉重的木门“咯吱咯吱”开始作响,碧蒂城堡的大门打开了。这时,她已经不再是总统夫人了,而是这个家庭的女主人。
    右手侧是客厅,里面的陈设十分简单:左边是一张结实的橡木办公桌,上面放了一个大台灯和一些书。靠壁炉处是几张单人沙发,摆得很是随意。客厅对面是一间长方形的餐厅,中心位置被一张长条餐桌占据着,桌面是一整块很厚的木板,据说也是橡木的。
    显然,这看起来很像典型的法国农民的餐厅,可是却从没有“外人”能来此进餐。
    不过,江**主席是个例外。“那可是希拉克私宅第一次接待外国元首。”回想起1999年10月底陪同江主席造访碧蒂城堡,吴建民大使如今依然记忆犹新。
    壁炉早就生起了火,木柴在炉膛里“噼啵”作响,宾主男女分开,各坐在壁炉两边。主席夫妇与总统夫妇先在客厅里喝了点开胃酒,随后进了餐厅。希拉克把主席夫人王冶坪让到他的右手侧,还彬彬有礼地为她拉出椅子。
    可是,刚刚坐定,男主人却大步流星走出了餐厅。
    发生什么事了?总统是不是有急事要处理?如果真有事,总统应该事先解释一下吧?吴大使正在纳闷,身高1米90的希拉克手里夹着一个小包,回到了王冶坪旁边,轻轻地把它放在了主席夫人的身后。
    这短短十几秒发生的一幕,令吴大使脑海中马上浮现出刚才客厅里的场景——一名中国护士特意在主席夫人腰后放了一个靠垫。
    其实希拉克一看就明白了。不过身为总统,他没有去喊服务员,而是自己亲自把靠垫取来了。
    目睹了这一切,其实江主席也很感动,后来他还几次向吴大使提到了此事。虽然整个晚宴持续了三小时十分钟,结束时已是夜里十一点多,但是回到二楼总统夫妇隔壁的客房后,江主席没有马上入睡,他花了一个多小时为希拉克书写了辛弃疾的《摸鱼儿》——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热切期望。
    而席间希拉克也明确地表示:“法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已经35年了,我们这一立场不会变;我希望一国两制在台湾像在香港一样取得成功。”
    “没有一个比得上希拉克总统”
    辛弃疾的《摸鱼儿》,实际上在飞往碧蒂城堡的途中江主席就曾向法国总统提到过。在飞机上,两位领导人主要谈的就是中国诗词。
    为了感谢江主席夫妇不辞旅途辛劳专程访问他的家乡,希拉克要以中国人的方式来表达欢迎之情。希拉克向江主席透露,他准备在国宴上引用杜甫《客至》中的一行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据说,在确定江主席访法之后,希拉克曾特别指示法国驻华使馆找几首中国古诗,供他在宴会讲话中引用,结果被选中的一句,正是出自这首《客至》。
    “能挑中这句诗,的确显示了希拉克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理解非同一般,”吴大使告诉记者,“这一点,又在12个月后令人吃惊地得到了证实”。
    2000年10月,希拉克造访了江主席的故乡扬州。在江主席的非正式晚宴上,法国总统提出要看一下大运河,由此也引起了关于隋朝兴衰的议论。
    席间有人问:“隋朝有几个皇帝?”中方一位同志不假思索地回答:“两个,隋文帝和隋炀帝。”翻译把“答案”传到希拉克耳中,他听了立即纠正说:“不,是三个。”那位同志不服气,仍坚持说:“是两个。”希拉克寸步不让,重复了一遍:“不,是三个。最后一个是恭帝,在位时间是607到608年,李渊是摄政王。”
    令在座的吴大使震惊的是,希拉克不仅对中国历史了如指掌,而且,恭帝的“恭”字和“李渊”这两个字的发音竟然非常之准。
    这时江主席插话了:“不用争了,我看我们在座的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希拉克总统。”
    第二天早上,江主席与希拉克一边品尝着扬州点心,一边轻松地交谈着。江主席对他说:“昨天晚上我回去查了一下,您说对了,隋朝是有三个皇帝,第三个是恭帝……”希拉克则颇为得意:“当然是我对了。”他的语气容不得丝毫怀疑。
    “胡主席第一个发言”
    据吴大使介绍,希拉克与江主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与胡Jintao主席也同样常有电话往来。即使在2001年11月胡Jintao作为当时的国家副主席访法,希拉克也亲自在总统府为他举行了宴会。“那一次的规格实际上就是国宴。”
    2003年3月18日,在胡Jintao当选为中国国家主席之后,希拉克马上打来电话表示了祝贺,同时,他也再次向中国国家元首发出了参加八国集团南北对话的口头邀请。
    按照过去的惯例,中国都是不参加的。当时国内也有不少人坚持认为八国集团是“富国俱乐部”,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该去。
    然而中国驻法使馆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按计划,胡主席将于5月30~31日访问俄罗斯,出席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庆典,此后,参加该庆典的多数外国领导人都将飞赴法国埃维昂参加八国集团峰会。如果中国不去,那就会显得对南北问题不重视。
    另外,“非典”期间的4月25日,在美国副总统和英国首相相继取消访华计划之后,法国总理拉法兰却依然如约抵京。从机场驱车前往王府饭店途中,拉法兰还专门告诉吴大使:“希拉克总统非常羡慕我来华访问。”
    中国困难的时候,法国支持了中国。法国要举行南北对话,中国也应该支持法国。来而不往非礼也。
    正是在驻法使馆的建议下,国内最终做出了赴会决定。不过与此同时,吴大使也接到了外交部的一条指示:对话会上发言的人很多,能否与法国方面取得联系,把胡主席的发言安排得早一点。毕竟,这是胡主席第一次出席此类会议。
    于是,吴大使马上找到了希拉克的大顾问,后者也迅速向总统作了汇报。没想到,希拉克不仅非常高兴,而且当场拍了板:“胡主席第一个发言。”
    总统为中国大使拦汽车
    2003年6月1日,胡主席从瑞士洛桑乘船抵达法国埃维昂。作为东道主,希拉克提前十分钟到了码头去迎接。见了面,两位领导人谈得十分融洽,随后一同走下红地毯,驱车前往会场。
    一天的会议结束,胡Jintao主席又与美国总统布什另外举行了一次会谈。此时吴大使就在楼下等候,准备胡主席会谈完毕一起坐车到码头再返回洛桑。
    不料希拉克走了过来,他问大使:“胡主席还没走吗?”大使告诉他还没走。他又说:“那我就陪你一起等,我在这为胡主席送行。”
    没过多久,工作人员过来告知,胡主席的会谈就要结束了。于是吴大使来到电梯口,准备在那里告诉胡主席希拉克也在等他,准备与他告别。
    不过等了很久也没见到主席。后来才得知,原来饭店里有两个电梯,胡主席已经从另一个电梯下了楼,那附近正好是车队,已经把他送走了。
    可是希拉克还在等着呢。吴大使马上来到他面前:“总统先生对不起,胡主席从旁边那个电梯下来的,他已经走了。”没想到希拉克问道:“车队已经走了,那你怎么办?”实际上从饭店到码头还有几公里的路程,必须要坐车才能赶上胡主席的那班摆渡船。如果步行,那肯定是要误事的。
    吴大使还在犹豫,希拉克已亲自跑了出去,挥手拦下一辆车:“马上把吴大使送到码头去。”大使立刻上了车,抵达码头时,恰好赶上胡主席的船还没有开。
    法国总统亲自为自己拦汽车,常常令吴大使想起刚刚到法国履新时的一幕:在爱丽舍宫递交完国书,记者进来照相,希拉克坚持让中国大使站在中间,而法国总统和外长却分居两侧。
    “1964年6月中国首任驻法国大使黄镇向戴高乐将军递交国书时,也是由法国外长陪见。在当时的照片中,黄大使站在戴高乐的右侧,法国外长站在戴高乐的左侧。三十四年过去了,作为第八任中国驻法大使,我居然站在了总统和外长的中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21:1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