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问题同时反映出几个层面的问题:其一,我们的高等教育缺乏体制性的基本规范教育环节。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中均没有关于学术规范的课程或讲座,而只是依靠宽泛的提醒和任课或指导教师的提示。我们至今没有像西方大学和研究机构中普遍实施和采纳的指南,如《现代语言协会研究手册》(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芝加哥规范指南》(A Manual of Style)以及《芝加哥学术指南》(The Chicago Guide to Your Academic Career)等权威性的指导性工具书。笔者参加过不少研究生的论文答辩,许多学位候选人的论文在论文摘要、英文摘要、注释(尤其是西文的注释)、行文、参考书目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程度不同的问题。即便是同一专业、同年答辩的研究生在论文格式上都不统一。而几乎头一年出现并提醒的问题,第二年却依然出现。这就说明研究生教育和指导环节中出现了问题。而其中注释的不规范又是引发其他潜在问题的滋生地,如剽窃、抄袭、伪注等现象首先是从注释的不规范中产生的。这种研究生论文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停留在唤起学术道德良知的教育上。其实,国家学位办也可以出台关于研究生论文格式要求一类的指导性意见,以利于严格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