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安街大修完工实现双向10车道(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6 15:2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晚拍摄的长安街街景。



8月6日,长安街拓宽工程最后一个灯杆南移完毕。



2009年8月25日,历时5个月的长安街道路大修工程全部完工。 北京晨报蔡代征/CFP



历时5个月的长安街道路大修工程全部完工。 北京晨报蔡代征/CFP


  本报讯 (记者李立强 左林)马路、人行道、电话亭、导向图,都是新的,摸一下地下通道新换的石头扶手,上面还有打磨留下的粉末。昨日,北京市交通委宣布,长安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大修全部完工,长安街首次实现双向10车道。
  长安街实现双向10车道
  离国庆还有一个多月,被誉为“神州第一街”的长安街亮出了全新的面孔,最大的变化在西长安街国家大剧院到北京音乐厅一线。昨日傍晚,从Tiananmen沿着西长安街行走,南面的平房和院落往南挪了一大步,马路宽敞很多,新铺的柏油泛着亮光,与整修完的青砖青瓦浑然一体。
  这一路段原来是长安街交通的瓶颈,最窄的地方。根据惯例,国庆阅兵时,阅兵和游*队伍由东向西行进,经过Tiananmen进入这一带时,因道路突然变窄,队伍需要迅速分散,以免影响后面队伍的速度。
  此次大修后,整个长安街所有道路实现了双向10车道。
  12公里路段加铺新路面
  拓宽只是长安街大修的一部分。市交通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晓松介绍,长安街在1998年左右分段进行过大修,目前运行已超过10年,到了道路大修年限,有的路面已经开裂,雨水口等破损严重,雨季时路面易积水,人行道铺装也已老化褪色、破损碎裂。
  工人们对从礼士路至四惠立交桥约12公里路段进行主、辅路翻新大修,全面加铺新型沥青混凝土。更换路缘石、人行步道砖等。还对Tiananmen广场范围破损的石板道路面进行局部更换。

  交通工程绿化同步整治
  伴随此次道路大修,工程还同步进行了交通工程、绿化整治和公交优化,并对建国门、复兴门等立交桥进行桥面翻新和结构加固等。
  市交通委副主任姜帆介绍,此次长安街大修工程从3月20日开始,历时5个月。为不影响交通,此次施工时间主要集中在夜间23时至次日清晨6时。
  ■ 探访
  老人见证街道变宽
  昨晚7时30分,新闻联播之后,家住西绒线20号楼的邵家奇大爷照旧来到国家大剧院附近遛弯。今年年初,长安街大修第一天开始,邵大爷每天都会在长安街附近走走,用他的话说,他要每天都看看长安街是怎样一点一点变宽的。
  坐在国家大剧院北边的花坛前,看着长安街来来往往的车流,邵大爷喃喃说了一句:“车速确实比以前快了。”71岁的邵大爷记得解放前西长安街不过几米宽,“现在多宽啊,世界上估计都没有比西长安街更宽的马路了吧。”本报记者 杜丁
  ■ 揭秘
  据介绍,这次大修中,大量使用了节能减排的道路工程技术和环境友好型的修筑材料,实现了多项创新。
  新透水砖保水性强
  如果你从西单步行前往Tiananmen和东单,能踩到这种新型透水砖。与其他材料相比,这种砖布满透水孔洞,可以将水从微小孔洞引向地下,具有很好的透水和保水性能。
  在工程设计中,透水砖被应用在西单到东单路段的绿色隔离带附近,而西单至东单路段以外的步道,也都将以透水砖为主要的地面材料。
  温拌沥青不见浓烟
  大修时,长安街上基本没有出现浓烟滚滚烧沥青的场景,秘诀在于使用了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工艺。
  与传统沥青搅拌工艺所需的180摄氏度高温相比较,温拌沥青搅拌技术只需要13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便可进行生产操作,从而有效避免了沥青烟的产生。据环保部门数据显示,温拌技术的使用能够降低56%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废胎制出环保沥青
  与此前使用的沥青不同,Tiananmen西侧近5000平方米路面上应用了新型路面摊铺材料———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这个新材料是市政路桥建材集团自己研发的,沥青中有20%的成分是汽车废轮胎加工的橡胶粉,可以增强沥青的韧性,防寒、防晒和抗车辙鼓包的性能均不逊于常规沥青,还增加了路面的降噪性能,加之它能“消化”掉很难降解处理的大量废旧轮胎,所以有“环保沥青”的美称。
  本报记者 李立强 左林
  ■ 对话
  路宽了,国庆游*肯定更好看
  城市规划专家表示,西长安街拓宽“完成了10年前遗留的工作”
  赵知敬
  北京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原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后更名为北京市规划委)主任,1998年主持迎接国庆50周年长安街大修工程。
  新京报:此次大修完成之后,长安街恢复了过去“五上五下”的规划,这个规划是什么时候做的?
  赵知敬:新中国成立后就一直有这个提法。北京旧城号称六横三纵,这六横中,就有一横是长安街。长安街沿Tiananmen城楼向东西延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日伪时期,但当时Tiananmen城楼下的路是不能通行的,直到民国时期,老百姓才可以通行。那会儿的长安街有宽有窄,解放前,东长安街南侧是个练兵场,现在东单公园的位置那会儿还是飞机场。
  两侧建筑物退回红线难度最大
  新京报: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长安街的规划就是现在这样吗?
  赵知敬:是的。北京作为首都,必须有一条代表我们国家的路。****在长安街上,好多部委机关也在长安街上,按照最初的设想,对外的外交部也应该在长安街上,我们选过好几块地方,还想过建在现在国家大剧院的位置,可惜最后没能实现。
  长安街是“神州第一街”,对这条路的涵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所以最初的规划就提出来了,长安街宽度要达到120米。这120米是指道路南北两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真正的路面宽度是50米。
  新京报:但是最初很多地方没达到这么宽,1998年你主持的长安街大修,恢复规划的情况如何呢?
  赵知敬:大概1998年那会儿,为了迎接国庆50周年,我们大修了一次长安街,主要范围从公主坟到大北窑。按照原则,两侧建筑物退到100-110米的规划红线里去,统一做绿地,建筑上方乱七八糟的广告牌也都清理了。那会儿的长安街是三块板结构,中间快车道、两侧慢车道,中间有隔离带,主路划出8条车道,号称是四上四下。
  让两侧建筑物往后是最难的。按规划,所有建筑物前面得留出6米宽的便道,长安街两侧那么多单位,我一家一家找他们谈。
  那时候闹市口的工商银行总行门口有道围墙,多占了一米宽的便道,他们想说就这样吧,不拆了行不行,我不同意,必须得统一,说6米就得都是6米,最后他们同意了,还多退了1米,现在那里的便道有7米宽。
  10年前游*方阵需向胡同疏散
  新京报:这次长安街大修,你觉得比起10年前最大的变动在哪里?
  赵知敬:这次新华门前面动得比较多。过去,新华门前面的长安街比别的地方窄,车辆一到这里,压力就比较大,1998年大修的时候,我们打算将这里的长安街宽度统一起来,但后来只做了民族饭店到复兴门的南侧一部分,剩余部分来不及了,而且也考虑到靠近新华门,拆迁比较敏感。后来市里就说,这部分先不动了,留着吧。
  就因为这部分没动,1999年国庆游*的时候,游*队伍的疏散路线都是特别设计过的。队伍通过Tiananmen城楼之后向西走,很快就到新华门了,道路变窄了,几十人一组的游*方阵就得分组向两边胡同里疏散,不然无法通过。那时候还扛着大标语牌呢,外侧的人都得跑着疏散,不然转不过弯去。
  今年这次大修,他们把10年前遗留的这部分工作做完了,新华门对面也拆迁了,长安街真正统一了宽度,恢复了过去的规划。所以,今年国庆大游*的时候,队伍肯定更好看,那一定是特别整齐,浩浩荡荡。
  本报记者 左林 来源:新京报
  老宅居民50年长安街记忆[/ur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10:1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