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民论坛:中国农民的新形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4 12:1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农民能做到的,中国农民也能做到。”上个世纪70年代,李登海初中毕业后回村任农科队长。一次偶然机会获知,美国的玉米每亩最高产量达到1250公斤,就立下了这样的志向。几十年来,李登海不断改变自身命运,实现了从农民到科学家、企业家的精彩转型。
  李登海是中国新型农民的杰出代表。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的志气,看到了中国农民挑战科学高峰的勇气。

  对于人口庞大的中国来说,粮食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也是百姓心中的头等大事。李登海小时候受过穷、挨过饿、吃过树皮和野菜,知道粮食有多么重要。正是品尝过“饥饿”的苦果,才让他立下了靠科技发展农业的志向。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拼搏,李登海成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成为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在世界上树立了中国农民的新形象。
  在黄土地里搞科研,要有吃苦的决心。“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李登海在山东和海南的玉米地里拱了30多年,住的是漏雨透风的茅草屋,吃的是自己烙的面饼子,穿的是汗迹斑斑的旧衣裤,巡夜时睡在地垄里,头脚套着麻袋抵御蚊虫,37年干了97年的活儿。这种历尽苦难、痴心不改的决心和毅力,令人肃然起敬。
  在黄土地里搞科研,要有不气馁的精神。一个玉米新品种,从培育到成功,几率只有十二万分之一。只有初中文化的李登海边干边学,在十二万分之一的成功几率中寻觅奇迹,先后7次刷新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实现了一亩地从养活1个人到养活4个人的飞跃。不仅如此,他还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育出一个市值40多亿元的上市企业,把玉米种业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产业。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农民都富了才算富。几十年来,李登海累计投入两亿多元科研费用,先后育出30多个紧凑型玉米骨干自交系,无偿提供给全国的农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社会上育种单位和科研人员使用,为国家粮食安全恪尽职守,为广大农民慷慨解囊。李登海所选育的高产品种已累计为国家增产粮食1000亿公斤,创造了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的“财富神话”。
  李登海常说,人要想干点事情,第一要有志气。有了不断拼搏的精神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具备了现代科学知识和市场意识,一个农民照样能够成就震惊世界的伟业。
  李登海的奋斗历程启示我们,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要想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要想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就需要仰望星空、志存高远,紧紧盯住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需要脚踏大地、奋勇拼搏,以“拓荒牛”的坚毅实干辛勤耕耘、勇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创造出让人钦佩的业绩。李登海的传奇故事,启人深思,催人奋进。(人民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15: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