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拉西扯:那些“老”互联网公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5 23:1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东拉西扯:那些“老”互联网公司
中国的互联网向公众开放,满打满算只有10来年的历史,最“老”的互联网公司,也不过是10年老店而已。如果按狗年纪年,1年等于7年,这些10年老店就差不多相当于70年老店了。不过,我这里所说的“老”,并非完全是一个时间概念,主要是说肌体的生命力。

成立于1997-1999年之间的那些互联网公司,比如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比如做电子商务的阿里巴巴、网盛、当当,比如做网络广告的好耶,等等,如今都成了中国互联网上的权贵,德高望重,颐指气使。更重要的是,与他们占有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相比,他们能为中国互联网带来的创新和价值,已经今非昔比,他们日新月异的青年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每年百分之几百的增长也早就成了一个遥远的回忆(网盛甚至已经陷入负增长)。

不光是中国,在美国,很多人认为Yahoo!也老了,其实Yahoo!不过才13岁,但跟9岁的Google相比,Yahoo!确实老态毕现。在一个变动快速的行业,新的涌现得快,老去得也快,所谓新,只是瞬间的事。

不过好玩儿的是,这几年一些“老”公司,在他们已经失去锐气,成功地沦落为互联网上的传统行业之后,却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比如网盛科技。还有很多“老”公司也在盘算着投资者口袋里的钱,比如阿里巴巴和当当。阿里巴巴的百亿美元市值似乎指日可待,当当网的10亿美元估值竟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也许在别的行业,老就是一种资历,但在互联网不是,创新的活力才是。Yahoo!从被投资者追捧,到被投资者抛弃,也就那么几年时间。投资者发现,尽管它很能吃,但消化机能在衰退;尽管它有引以为傲的庞大的用户数字,但收入几乎不再增长。

并非所有“老”公司,都失去了活力。不过我发现,所有失去活力的“老”公司,几乎都是非常高调的公司,而那些既“老”又保持着活力的公司,反倒大都十分低调,比如腾讯。或许,高调不过是伪装色,用来掩盖失去了活力的“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7 00:0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