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大将粟裕在谋划攻台时怯战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7 23: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粟裕曾经在解放战争胜利后,谋划过台湾战役,目前网上的军事爱好者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粟裕在谋划这场战役中怯战了。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登步岛战役和金们战役的失利是造成粟裕怯战的原因,尤其是对比四野的韩先楚以木船攻击海南成功的战例,似乎这种观点更有市场。

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先从韩先楚为什么能以木船解放海南说起。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韩先楚的木船为什么能突破国民党海空军的拦截?

这个问题是技术问题。琼州海峡宽30-40公里,用木船的有风的情况下一夜之间就可横渡。我军攻海南时,部队19时30分上船,行进最快的部队凌晨3时登陆,最慢的部队是第二天早上7时,就是说,我军航渡完全是在夜间进行的,航行了8-12个小时。在夜间的条件下,国民党的50多艘军舰、40多架飞机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这就是海南岛战役中我军可以以木船突破国民党海空军拦截的原因。

渡江、渡海作战,船只暴露在宽阔的水面上,这个特点和我军以往进行的战役完全不同,特别忌讳敌方海空军和陆地严密火力配系的拦截,我军的对策就是在夜间进攻。大家可以仔细的看看军史,我军的历次渡江和攻岛战役是不是都是在夜间进行的。

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粟裕没有以木船解放台湾的可能。

台湾海峡宽200-400公里,按照海南战役的经验推算,以木船横渡虽然不能说需要80-120个小时,但起码需要一昼夜以上的时间。就是说,我军大量木船将有1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暴露在敌海空军的攻击之下。

关于这种拦截的有效性,还是可以从海南岛战役中得到佐证。海南岛战役中,我军第一波8个团4月17日登陆,第二波5个团是4月24日登陆,中间相差一个星期!而此时在澄迈地区敌我双方的“包围、反包围、反反包围”的大决战已在2天前结束,蒋军全线崩溃。我军为什么第二波这么晚登陆?在决战的关键时刻我军难道不希望再增加哪怕是一个团吗?这其中隐含的原因就是,当薛岳意识到我军发动总攻时。必然严令海空军拦截我后续部队。

当然,持粟裕怯战的观点的人认为,粟裕有铁船、机动船。这也是事实,从资料上看,当时国民党海军舰艇起义、投诚,以及**俘获的舰船共计有183艘,4万多吨;海军在全国接收招商局等单位中小船只169艘,6万多吨。从数字上看这是一只相当可观的力量,但是要考虑到其实际战斗力就要看国民党空军的实力。

国民党空军当时共有240架不同型号的战机,主要是:110架美国制造的P—51“野马”式战斗机,48架P—47“雷电”式战斗机,21架四发动机的B—24“解放者”轰炸机,28架双发动机的B—25“米切尔”轰炸机,16架英国制造的双发动机的“蚊”式轰炸机,这只空军是美国训练的、经过和日本空军实战锻炼的部队,具备相当的战斗力。很多年之后,我军空军战史中还对其表示了赞许。

很多人对这只空军表示了蔑视,认为其人员是残兵败将,装备不堪使用,但是他们显然忽略了很多事实。如果说“重庆”号自沉是美国空军所为,那么“长治”号自沉应该算不到美国空军的头上。

事实上国民党空军对大陆的威胁始终没有中断过。上海、南京的解放军海军舰队在一次轰炸中就有"常州"、"万寿花"号等26艘被炸伤炸沉,其余不得不撤往武汉隐蔽。国民党空军仍紧追不舍到长江中上游,炸沉起义的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9艘舰艇中的6艘。

对沿海大中城市的轰炸也相当猛烈,经常对广州、福州、杭州、南京等东南沿海城市,特别是上海的军事和经济目标进行狂轰滥炸。从1949年10月到1950年2月就空袭了26次,其中1950年2月6日对上海的空袭最严重。 当天,国民党空军出动B-25轰炸机和P-51、P-38战斗机共17架,轰炸和扫射上海,造成解放军和老百姓死伤1400多人,民房毁坏2000多间。杨树浦发电厂(发电量17万千瓦)也在空袭中遭到严重破坏。这次轰炸导致上海生产停顿,而且使全国物价上涨的风更利害了,本来就非常困难的经济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国民党空军的威胁,是在得到苏联空军的大力帮助下才得以解除的。

国民党海军当时有大型战舰近30艘,如果我海军作战舰艇被国民党空军严重消耗,在昼间条件下,一艘国民党驱逐舰或护卫舰拦住一个师的登陆艇不成问题。

说完海空军还要说说陆军。1949年最初撤往台湾的国民党部队有20多万,以后撤往台湾的军队达60万人。陈诚进行整编后,有12个军、两个独立师,其中属于陈诚系的有7个军,总兵力为50万人,坦克、装甲车500余辆。

如果说这只力量是惊弓之鸟的话,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有金门、登步战斗的失利了。

说到这里可以说说海南岛战役中陆战了。

首先,薛岳的10万人为什么没能阻止我军木船的抢滩?这是指挥问题。

当时在海南岛上有我一万多琼崖纵队,海南岛的山区已经成为解放区和游击区,薛岳只控制着海南岛沿岸地区。当我军对海南岛发动总攻时,薛岳还以为是“小股偷渡共军”,还在致力于“剿匪”,直到部分主力被我歼灭才如梦初醒。无法专注于抗登陆,这就是我军木船可以抢滩成功的原因。

其次,国民党陆军背水而战还是相当顽强的,薛岳的错误判断是影响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海南岛战役中,双方相互包围,犬牙交错。而在激烈的交战中,抗登陆一方的国民党军虽然有5个军,在决战的关键时刻只有2个整军多一点的兵力参战,其余的兵力或被琼纵牵制,或被错误指挥没有到达战场。

第三、薛岳有心保存实力,并没有“拼光亦光,不拼亦光”的决心。

如果我军攻海南,恐怕就不会有这样的战机。大船队白昼航渡,受到拦截不说,起码战役企图暴露无疑,逃往台湾的蒋介石嫡系无路可退,必然死战。

综合分析,攻台战役并非我们想象的易如反掌。

粟裕谋划攻台战役时的决心反复,恰恰是一个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过程。攻台兵力从最初的4个军增加到,逐步增加,8个军、12个军、13个军、17个军,这个逐步加码的过程恰恰和台湾国民党军战力的恢复程度相当。

如果说粟裕在这个过程中是怯战推脱,从另一个方面也是看低了毛**的军事才能。

客观上说,解放台湾的唯一可能的战机出现在上海战役后,乘敌立足未稳立刻千帆齐渡、追歼逃台敌军,则似乎有可能一举解放的可能,一旦国民党立足已稳则是难度迅速增大。传说毛**曾为此自责,显然他是把未能“宜将剩勇追穷寇”的责任自己承担了。

不过客观的分析,这都是事后的领悟,换一百个统帅,恐怕有99.9%的人都不会至胡宗南集团、白崇禧集团、两马集团于不顾,而去攻击台湾。而且,即便是进攻了也是一场豪赌,没人能保证一个野战军在没有海空军的情况能够攻台成功。

显然关于围绕某些人的战史考证,实际折射出一种逆反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的分析往往失去客观,连基本的常识往往也是忽视了。

探讨海南岛战役和曾经计划中的台湾战役,并非没有现实意义。

我军若再次攻台,首先要有当年以木船攻海南的气魄,同时,也需要粟裕那样的精心谋划,细致准备。

这也算是写作本文的现实意义吧!转自作者: 阿道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22:4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