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面对“寒冬”的考验——当前出口形势透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7 11:5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题:面对“寒冬”的考验——当前出口形势透视
    新华社记者周英峰 刘铮      
    今年上半年,对于我国的外贸行业来说,显然是一个从未经历过的“寒冬”:出口增速持续下滑,外贸企业步履维艰。外需萎缩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困难。
    当前,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见底,世界经济复苏的道路仍很艰难。这个“冬天”的严寒,在考验着我国经济的实力,也在考验着人们的耐心。

山东青岛港集装箱码头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上半年出口负增长20%几成定局
    尽管6月份的外贸数据还没有公布,但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负增长20%左右的局面已经基本可以确定。截至5月份,自去年11月份以来,我国出口已经连续7个月负增长。
    前5个月,我国外贸出口值累计同比下降21.8%。值得关注的是,5月当月出口下降26.4%,是过去7个月来降幅最大的月份。这种变化,让人更深切感受到金融危机的逼人寒意。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即使下半年降幅收窄,预计全年出口降幅也将在10%以上。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之时,我国的出口全年仍保持了0.5%的增长率。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尽管国家采取了出口退税、信贷支持等一系列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但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善并不取决于我们自己,出口企业依然面临着订单下降而且短期化的压力。
    外需的不景气,影响最深的是工业生产,导致企业效益大幅下滑,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比如,IT是我国工业中的第一大产业,有60%的生产与出口有关。5月份,电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7.1%。这直接拉低了整个机电产品出口。
    “制约我国经济继续回升有三个阻力,其中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出口还在下降,是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阻力。”经济学家厉以宁说。

    港口图景折射外贸走势 经济形势系列报道之二
    "小市场"传递"大信号"--经济形势系列报道之一

    新闻分析:外贸脱离困境还要等多久?
    海关总署11日发布的数字显示,5月份我国出口同比下降26.4%,进口同比下降25.2%。自去年11月进入下降通道后,外贸进出口连续第7个月出现“双降”局面。 >>>详细
    中国出口再次下滑 上半年负增长几成定局
    中国海关总署11日发布的数字显示,5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25.9%,累计同比降幅比前4个月加深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降幅加深5.9个百分点。 >>>详细
    千方百计稳定外需--解读我国提高出口退税率新举措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通知,宣布从6月1日起再度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调整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机电、鞋帽、玻璃制品、钢铁制品等制造业领域超过2600个税目的商品。 >>>详细
    中国经济回暖预期增强 外需仍将乏力
    目前,关于中国经济强劲回暖的预期在经济界越来越强烈,但是,影响回暖的各种因素仍然很多。外需不稳、后期投资和消费增长的可持续性等问题正在逐步暴露出来。出口、投资和消费三架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马车“马力”到底如何?各方见解不一。 >>>详细
     珠三角外贸回暖调查:企业对政策仍有“四盼”
    “每次大的危机必然伴随着企业格局的改变和重新洗牌。”《瞭望》新闻周刊近日回访珠三角深切地感受到,在这场“百年一遇”危机的洗礼中,有的企业应声倒下,有的则切到更大的“蛋糕”;“三来一补”企业集中的东莞市一季度GDP下降2.5%,企业注重创新和品牌的佛山市增幅高达11%……再次印证了产业发展的规律——那些拥有自主品牌、拥有技术研发、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内外销市场兼顾等的企业始终在这场危机中笑得最为灿烂。 >>>详细

别让出口拖后腿——稳外需之战打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09:4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