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央促进经济发展“一揽子计划”贯彻落实得怎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6-17 14:1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料图片:审计署外景
    新华网北京5月18日电 题:中央促进经济发展“一揽子计划”贯彻落实得怎样?——解读2009年第3号审计结果公告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中央提出了“保增长、调结构、抓改革、重民生”的宏观政策目标,全面实施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半年多来,各部门各地方对中央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得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审计署18日发布2009年第3号审计结果公告向社会披露了截至今年一季度的相关审计情况。
    先后下达中央投资2300亿元
    记者从审计署了解到,去年以来,全国审计机关切实加强了对中央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统一组织了对10项重点资金项目和5个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或跟踪审计。总体上看,沿着财政资金流向跟进、覆盖中央和地方、资金和项目、管理和制度的全方位审计监督网络已经初步建立。
    从这次审计情况看,中央的政策措施出台后,中央各部门密切配合,行动迅速,措施有力,认真落实中央政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在贯彻中央部署的同时,都迅速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并强化了保障措施。
    审计表明,截至今年一季度,2008年底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计划和预算已全部下达,2009年初新增1300亿元中央投资计划和预算基本下达。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发展、保民生”的重大方针政策,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规模的政府投入,大范围的产业调整和振兴,大力度的科技支持,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成效开始显现。
    四个方面问题值得关注
    审计在监督检查中央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中,尚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也查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有些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高。
    截至今年3月底,审计抽查的18个省、区、市335个新增投资项目,其中有的项目按工程进度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为48%,再加上部分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等原因,有些项目不能按计划及时开工,有的已开工项目进展缓慢,一些项目已到位资金闲置,还有个别地方虚报到位配套资金和工程进度,个别项目用新增投资偿还以前年度拖欠的工程款,没有形成新的实物工作量。
    ——部分政策的实施办法不够完善。
    由于税收政策调控目标的多重性,个别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享受了一些税收优惠;一些企业在利用本企业中间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和再生资源进行生产时,没有充分享受到国家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一些扶持中小企业政策操作性不够强,影响了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部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规划和管理亟待进一步加强。
    审计调查18个省、区、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情况发现,由于一些地方在水库安全鉴定和治理上投入不足,审核申报工作不到位,有155座大中型和3156座重点小型水库病险状况比较突出,需要加强治理。
    ——由于一些基层银行审核把关不严,一些企业利用虚假合同和发票办理票据贴现,部分贴现资金被存入银行谋取利差,而未注入到实体经济运行中。这不仅影响金融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虚增了银行存贷规模,也加大了银行系统性风险。
    审计署提出三项建议
    根据前一阶段审计情况,审计署提出三项建议。
    针对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高的问题,审计署建议地方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明确新增投资资金配套主体和责任,加快资金落实,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工程质量;有关部门和地方应进一步做好中央财政代发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工作。
    审计署建议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应加强对新增投资项目的跟踪检查,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等宏观调控政策,做好项目选择和前期准备工作,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不断提高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审计署还建议,金融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促进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建立应对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有效监控、预警和应急机制,防范和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特别要加强对票据业务贸易背景的真实性、票据业务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假票据等方面的现场检查。
    将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为保证中央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审计署表示,下一步,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对种粮农民直补等支农资金、政府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饮用水安全等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工程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重点揭示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各项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
    ——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京沪高速铁路、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三峡输变电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重点关注相关建设项目规划、计划和国家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建设资金使用、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情况。
    ——对部分省、区、市新增投资项目进行审计调查,重点关注新增投资项目是否存在违规建设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项目、“搭车”建设楼堂馆所或搞“政绩工程”等问题,以及建设项目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情况。
    ——对长江上游水环境保护资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矿产资源专项资金等资源环保资金进行审计调查,重点关注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情况,以及各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资金效益情况。
    ——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及重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执行国家金融政策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关注金融机构落实中央有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所采取的措施和实施效果,以及影响国家金融政策贯彻落实的机制和体制问题。
审计署公布促进经济“一揽子计划”贯彻落实情况
    中国审计署18日发布了2009年第3号审计结果公告,向社会公布了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审计情况。截至今年一季度,审计尚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也查出了有些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高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政府提出了“保增长、调结构、抓改革、重民生”的宏观政策目标,全面实施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审计表明,截至今年一季度,2008年底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计划和预算已全部下达,2009年初新增1300亿元中央投资计划和预算基本下达。
    审计署在监督检查中央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中,尚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也查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些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高;部分政策的实施办法不够完善;部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规划和管理亟待进一步加强;一些企业利用虚假合同和发票办理票据贴现,部分贴现资金被存入银行谋取利差,而未注入实体经济运行中。
=== 聚焦第3号审计公告 ===
    ■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审计在监督检查中央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中,尚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也查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有些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高。截至2009年3月底,审计抽查的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5个新增投资项目,中央投资资金平均到位率为94%,其中有的项目按工程进度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为48%。从投资完成情况看,由于配套资金未到位、部分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等原因,有些项目不能按计划及时开工,有的已开工项目进展缓慢,一些项目已到位资金闲置,还有个别地方虚报到位配套资金和工程进度,个别项目用新增投资偿还以前年度拖欠的工程款,没有形成新的实物工作量。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地方配套投资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有关地方正在采取措施,加快资金落实和项目前期工作,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是部分政策的实施办法不够完善。如由于税收政策调控目标的多重性,个别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简称“两高”)企业享受了一些税收优惠;一些企业在利用本企业中间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和再生资源进行生产时,没有充分享受到国家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一些扶持中小企业政策操作性不够强,影响了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研究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三是部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规划和管理亟待进一步加强。审计调查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情况发现,由于一些地方在水库安全鉴定和治理上投入不足,审核申报工作不到位,有155座大中型和3156座重点小型水库病险状况比较突出,需要加强治理。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审计调查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加强在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限期整改。
    四是由于一些基层银行审核把关不严,一些企业利用虚假合同和发票办理票据贴现,部分贴现资金被存入银行谋取利差,而未注入到实体经济运行中。这不仅影响金融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虚增了银行存贷规模,也加大了银行系统性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部门和银行正在研究制定改进办法。
    ■ 审计建议
    (一)针对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高的问题,地方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明确新增投资资金配套主体和责任,加快资金落实,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工程质量;有关部门和地方应进一步做好中央财政代发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工作。
    (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应加强对新增投资项目的跟踪检查,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等宏观调控政策,做好项目选择和前期准备工作,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不断提高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金融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促进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建立应对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有效监控、预警和应急机制,防范和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特别要加强对票据业务贸易背景的真实性、票据业务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假票据等方面的现场检查。
    ■ 审计聚焦
    2009年第1号审计结果公告 解读
    2009年第2号审计结果公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04:5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