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税收是物流业振兴最重要杠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8 14:0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份详实的物流业税收改革建议,日前已送达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这份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研、起草的建议报告认为,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必须理顺税收政策思路,加大对物流业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
    据了解,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近日组织了三个调研组,分赴珠三角、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进行调研,就《规划》中提出的“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召开专题座谈会,并将物流企业普遍遇到的税收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形成上述专题报告。
    采取特殊税收支持政策
    报告认为,税收政策是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最重要的政策杠杆,也是企业最为关心的政策问题。为了落实《规划》,应在3年规划期内对物流企业采取特殊的税收支持政策。

    具体建议包括:一是给予物流企业营业税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帮助物流企业渡过难关;二是对物流企业所得税实行按照一定比例先征后返的政策,返还税金作为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三是对购置物流设施设备的进项增值税予以返还,对国内急需的进口大型物流设备给予关税减免;四是允许物流设施设备加速折旧并予以税前列支;五是简化国有大型物流企业(企业集团)内部资产调拨、股权转让、重组并购等行为的审批程序,免除相关环节税金。
    营业税率统一调整为3%
    记者了解到,现行的营业税税目将物流业务划分为运输与服务(包括仓储、代理等)两大类。运输、装卸、搬运的营业税税率为3%,仓储、配送、代理等的营业税税率为5%。在实际经营中,综合型物流企业各项业务上下关联,很难区分运输与服务收入。各类业务税率不同,不仅有碍于物流业“一体化”运作,也不利于税收征管。
    此外,仓储业属于微利行业。据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仓储业平均业务利润率只有2.6%,资产利润率只有0.92%,而营业税税率却高于运输业。
    因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建议,统一物流业各环节业务营业税适用税率,仓储等业务参照现行运输业3%税率征收。
    统一计算缴纳所得税
    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取消了对物流企业所得税统一缴纳的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经营,设置分支机构的物流企业执行《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财预眼2008演10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认为,网络化经营、一体化运作是物流企业基本的运行模式,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方式,割裂了物流企业的网络关系,严重制约着物流企业做强做大。
    该协会建议,针对物流企业网络化经营的特点,应实行企业所得税总分机构统一申报缴纳,取消对跨省市总分机构物流企业实行“就地预缴”的政策。
    应享受增值税转型政策
    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暂行条例》穴国务院令第538号雪规定,允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低至3%。物流业虽然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但其主要业务均属于营业税纳税范畴,享受不到增值税转型的优惠政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建议:物流企业在新购固定资产时,享受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同的税收政策。即允许用新购进固定资产(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所含增值税,扣抵当期应纳营业税,当期未抵扣完的可结转到下期继续抵扣。
    加快推进综合试点改革
    针对物流试点中遇到的问题,报告提出了非常明晰的建议:把“纳入试点名单的物流企业及所属企业”界定为:试点企业及其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相对控股的参股公司,这些企业均可享受试点企业总部的相关政策;推行试点企业对个体车辆营业税代扣代缴并代开发票的政策鸦研究改进“自开票纳税人”的相关政策规定鸦对于试点企业使用铁路、民航专业公司运力所产生的重复纳税问题,应该允许抵扣鸦积极扩大物流税收试点,建议将A级物流企业,自动纳入物流税收试点企业范围鸦将物流业营业税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从根本上解决重复纳税问题等。(阮修星)

    减税不失为一剂良药
    用减税刺激经济增长,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经济学供应学派的主要理论。这个理论在当时美国总统里根当政期间施行,获得了成功,带来了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济的持续繁荣。
    减税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个人来说,税收降低,意味着收入增加,可以有更多的票子去消费和投资;对企业来说,则直接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利润率。这可以促使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自主创新等领域。
    目前,金融危机仍未见底,虽然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刺激,使中国经济出现了回暖迹象,但全面复苏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4月份的CPI和PPI继续双双下降,显示经济不振和需求疲软的状况仍在延续。因此,采用减税这个杠杆,去撬动经济的复苏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有人担心,减税会导致税收总量减少或税收增幅减慢,其实没有必要。一方面,更多的消费和投资会带动企业数量和个人收入的增加,良性的循环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税基,税收增量不仅可以弥补减税部分,而且完全有可能产生净增额;另一方面,2008年我国税收总额达到54219.62亿元,财政有能力去承受减税带来的阵痛。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适合推行减税。在减税的选择上,应该有所取舍,照顾到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比如,在目前保增长、扩内需的第一要务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仍不可因此懈怠。对部分严重污染环境、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加大税收增收力度,促使它们向绿色环保转型,仍需要坚持。
    作为服务业的物流业,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运输和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大幅度下跌,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受到严重冲击。由于物流业与其它产业的密切关联性,物流业的剧烈波动,也对其他产业的物流服务供给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对物流业遇到的一系列税收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的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予以解决。这不仅对物流业振兴,物流企业发展壮大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中国经济的复苏产生积极的影响。(阮修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3 02: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