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武威讯 (记者张永生)近日,记者从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家族式制造、贩卖毒品的特大团伙案日前分别在武威中院、山西大同中院一审宣判。这起公安部督办的制贩毒大案共缴获毒品3000多克,毒资近1000万元。案件侦查涉及到甘肃、内蒙古和山西三省区,山西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处以刑罚的有20余人,其中死刑、死缓多达6人。
宾馆里逮住大毒枭
据介绍,2007年,山西省大同警方在一起毒品案的破获中,得到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2005年至2007年,山西大同市面上流通的毒品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武威的“黄皮”(粗制海洛因)。大同警方立即将这一线索报告给武威市公安局。鉴于案情重大,武威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刑侦支队全体办案民警全力投入侦查,并辗转内蒙古、山西等地侦查取证。
2007年7月9日,凉州区张义镇人丁国财和丁国保在山西找到毒贩王得义商定贩卖毒品事宜,王得义向丁国保等预付毒资20万元。同年8月2日下午,丁国财和丁国保携带制造的毒品3345克“黄皮”在凉州城区某宾馆交易。当交易完成后,丁国保、王得义以及王得义之子王志被山西警方人赃俱获,丁国财闻讯携妻查某潜逃。
2007年8月3日,武威市专案组在获取了大量的制毒、贩毒铁证后,抓获了凉州区张义镇丁浩元、孙瑞花、赵清林等贩毒团伙成员,并依法对上述嫌犯的住所进行搜查,查获了他们用于制造毒品的铁盆、筛子、布袋、电石等工具,同时查获了丁国财、丁国保所得毒资等大量证据。在主犯丁国财带领查某外逃、团伙成员许志祥潜藏后,专案民警迅速对其社会关系进行梳理并实施布控,同时对他们进行网上追逃。
2008年8月6日,武威警方将许志祥、张某(丁国保之妻)抓获,同年8月27日,丁国财、查某在新疆落网。毒贩姚博祎、徐成虎、李作伟、石福宏、赵海、曹某等6人也悉数落网。
至此,这起在甘肃武威、山西大同制造贩卖毒品长达3年、由公安部督办的家族式制贩毒团伙被彻底剿灭,缴获毒品数量达3000多克,毒资近1000万元。
山西大同中院和武威中院一审共对20余人作出判决主要成员三人死刑三人死缓
十余名亲友相继入伙
据丁国财交代,2005年7月,时年24岁的他听说制贩毒品来钱快,便萌生了发财梦,并联系到会制造毒品的候吉才(凉州区张义镇人),从山丹农场职工赵海处购得鸦片浆5千克,在凉州城区候吉才租住处制造毒品“黄皮”200克,后将毒品贩卖给他人得赃款16万元。
来钱如此之快,令丁国财兴奋不已。在金钱的诱惑下,丁国财一步步成为毒枭: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丁国财伙同候吉才多次向他人购得制毒原料,并制造出毒品吗啡392克,贩卖得赃款150万元,丁国财分得100万元,候吉才分得50万元。短短一年时间,丁国财已拥有百余万元,他们在每年七八月份鸦片收获季节,大肆制贩毒品,尔后过着“有钱人”的日子。据丁国财交代,2006年7月,他从山丹农场李某(在逃)处购买鸦片浆18千克,付款18万元。他与哥哥丁国保、亲戚许志祥在凉州城区其岳母孙瑞花家制造出毒品吗啡500克,之后由他出售得赃款45万元。同年7月,他又从山丹农场职工李某、石福宏、徐成虎处购得鸦片浆388千克,在岳母孙瑞花家伙同丁浩元(丁国财、丁国保之父)、查某某(丁国财岳父、在逃),制毒2100克,由他出售得赃款217.35万元。在利欲的驱动下,缺乏法律知识的丁国财之父、岳母、妻子等十余名亲友相继卷入了制贩毒团伙,成了武威市最大的家族式制贩毒团伙。
团伙成员三人一审判死
案发后,丁国财之妻查某伙同其公公丁浩元将丁国财、丁国保贩卖毒品所得赃款251万元从丁浩元家中转移至孙瑞花家中藏匿;当晚,查某又将丈夫贩毒所得赃款215万元的存折转移至孙瑞花家,后被缴获。丁国保之妻张某得知丈夫被抓后,将丈夫用制贩毒赃款购买的价值260余万元的商铺、住宅楼、汽车等财产相关手续转移至亲戚家藏匿。
经审理,罪犯王得义、丁国保、王志被山西大同中院一审以制造、贩卖毒品罪判处死刑。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贩卖、制造毒品罪,判处丁国财、徐成虎、李作伟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罪犯许志祥、石福宏、姚博祎犯贩卖、制造毒品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0万元;罪犯丁浩元、候吉才等其余8名团伙成员犯制造毒品罪、转移毒赃罪被法院判处不等有期徒刑。
本报记者 张永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