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背景:戛纳电影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4 09:1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戛纳电影节通常于每年5月在FaGuo南部海滨小城戛纳举行,为期约两周,与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和德国柏林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电影节。
  上世纪30年代末,FaGuo为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电影节,决定创办自己的国际电影节,并计划于1939年9月举办首届电影节。不过由于二战爆发,直到1946年第一届戛纳电影节才得以举行,并成为二战后第一个重要的国际文化盛事。此后,除1948年和1950年因经费原因停办外,电影节每年举办一次。

  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中,威尼斯电影节尊崇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冒险精神,被誉为艺术电影的大本营;柏林电影节政治色彩更浓;而戛纳电影节则兼顾影片的商业性和艺术性。
  戛纳电影节设有专门的选片和评奖委员会,分别负责选片和评奖工作。除竞赛单元外,戛纳电影节还设有“一种关注”、“短片”、“国际影评人周”、“导演双周”、“电影基金”以及“电影市场”等形式多样的单元和商业活动。其中“一种关注”和“导演双周”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的导演。
  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的最高奖是“金棕榈奖”(即最佳长片奖),但还有一个颁给“最佳短片”的“金棕榈奖”,不过一般所说的“金棕榈奖”仅指“最佳长片奖”。
  此外,“电影节大奖”(1995年前该奖项曾使用过“特别评委会大奖”和“评委会大奖”两个名称)和“评委会奖”被视为戛纳电影节第二和第三重要的奖项。其他奖项包括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剧本奖、最佳短片奖、金摄影机奖和“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奖等。
  在戛纳电影节60多年的历史上,两次获得金棕榈奖的导演寥寥无几,只有瑞典的阿尔夫·舍贝里(1946、1951)、美国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74、1979)、日本的今村昌平(1983、1997)、南斯拉夫的埃米尔·库斯图里卡(1985、1995)、丹麦的比尔·奥古斯特(1988、1992)和比利时的达尔代纳兄弟(1999、2005)。
  我国唯一获过金棕榈奖的导演是陈凯歌。他执导的影片《霸王别姬》和新西兰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钢琴课》于1993年共同获得金棕榈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06:3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