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安望再凭同志片获奖 本届戛纳最大看点诞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3 11:0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入围本届戛纳竞赛单元的四位华语导演的作品中,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备受关注。因为如果李安能获奖的话,他不仅包揽了三大电影节的最高奖,而且都是凭借同志题材影片获得的。不受戛纳待见的李安能否获奖相信是本届戛纳的一大看点。

网易娱乐独家报道(木卫二/文)在入围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四位华语导演的作品中,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备受关注,因为李安凭借《喜宴》(1993年)和《断背山》(2005年)分别获得了柏林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最高奖——金熊奖和金狮奖,如果李安这次能够凭借《制造伍德斯托克》获得戛纳金棕榈的话,他就包揽了三大电影节的最高奖项,而且都是凭借同志题材影片获奖。不过戛纳对李安并不厚爱,连拥有戛纳生杀大权的福茂都开口说过不喜欢李安,但是戛纳又无法忽视他日益强大的影响力,李安究竟能否最终捧回金棕榈相信是本届戛纳电影节的一大看点。

嬉皮士、摇滚乐、迷幻药、同性恋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李安揭秘“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起源 同志情节仍是重点
参赛作品:《制造伍德斯托克》(Taking Woodstock)
导演:李安
演员:德米特·马丁、保罗·达诺、埃米尔·赫什
1969年夏天,艾略特·提伯经营度假村里的家庭旅馆,生意惨淡。老天注定他会看到报纸上的小广告,官方拒绝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举办请求。提伯建议他们易地在附近农场举行,这个小小的建议促成了后来声势浩大、影响一代人的Woodstock情结。由于“伍德斯托克”在西方世界影响深远,接触摇滚乐的人更是将它神化,视为圣地一般的存在。当“伍德斯托克”让那一代人的文化达到了狂热巅峰,很快它也迎来了低谷,声名狼藉。
从前期宣传资料跟试映会反映来看,《制造伍德斯托克》是部活泼欢快的轻喜剧电影,带有点怀旧情绪和不可忽视的同性元素。故事主要讲述提伯在音乐节前的生活经历和“伍德斯托克”从何而来,用詹姆士·沙姆斯的话说“表现充满自由的气息的社会环境”。这些年轻人相信他们能够改变眼前的世界,应运而生的伍德斯托克充满了鼓舞人心跟积极向上的力量。
第二页:不受戛纳待见的金狮金熊双得主李安
第三页:李安是否得奖是本届戛纳一大看点



【戛纳华人军团之娄烨:过度的、无意义的自我沉溺难获奖】
【戛纳华人军团之蔡明亮:三度冲击戛纳 影片晦涩胜算小】
【戛纳华人军团之杜琪峰:类型片《复仇》难夺金棕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10:1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