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独家专访]陆川:把日本人拍成人才能与世界交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9 11:4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京!南京!》全国公映只有三天,但围绕影片的评论早已铺天盖地。观众寄予了特别的期待,随之而来的褒奖或者质疑也都显得尤其尖锐。陆川在接受专访时回应了这些质疑,也再次陈述了这次全新视点的目的,“只有把日本人写成人,我们的电影才能跟外部世界去交流”。

陆川(去他博客看看)接受网易娱乐独家专访。


陆川表示现有日本公司愿意发行《南京!南京!》。


在谈到《南京!南京!》拍摄时,陆川面露笑意。


网易娱乐独家报道(图/吴少彬 文/3pinky) 《南京!南京!》全国公映只有三天,但围绕影片的评论早已铺天盖地。因为南京大屠杀这道敏感的伤疤,观众寄予了特别的期待,随之而来的褒奖或者质疑也都显得尤其尖锐。有影迷为复现在银幕上的尸横遍野落泪、为南京城拼死挣扎的军官、教师和妇孺感动,也有无数板砖向陆川砸来:为什么要美化日本侵略军?为什么抵抗那么快就结束了?为什么象征希望的小豆子要靠日本人才得以幸存?为什么唐先生突然就被枪毙了?......陆川在接受专访时回应了这些质疑,也再次陈述了这次全新视点的目的,“只有把日本人写成人,我们的电影才能跟外部世界去交流”,“让日本人从人的角度观察南京大屠杀,并不意味着我爱他们”。

谈主题:
“不是给日本鬼子迎头痛击才叫‘抵抗’”
“小豆子是被所有善意的人拯救的”
网易娱乐:你曾说过《南京!南京!》“不是在写中国人的耻辱和伤疤,而在写中国人的抵抗。”但观众理解到的抵抗在陆剑雄和他的战友被屠杀后就结束了,你是如何理解“抵抗”这个主题?
陆川:如果大家想看到一个狂欢式的抵抗,就不应该看“南京大屠杀”这个题材。因为在那段史实里,我们确实是战败了,但是我说的“抵抗”不是我们要胜利地走出来,去给日本鬼子迎头痛击;“抵抗”是在困境中间依然不屈服,是一种抗争的精神。在过去的教科书里,中国人在南京大屠杀里就是待宰的羔羊,30万人默默承受。《南京!南京!》里如果只是打仗表现的抵抗,当然只有陆剑雄,但是我想,姜淑云换衣服救自己的同胞算不算抵抗?小江在教堂里举起自己的双手,那算不算抗争?唐先生临刑前对伊田说他太太又怀孕了,这些都算是抵抗。我觉得大家不应该在和平时期去想“抵抗”这件事,而是设身处地在那个死亡的绝境当中,能够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不屈服于死亡,这都是抗争的精神,这些恰恰都是教科书没有告诉我们的,我自己看来,这些就是“抵抗”。
网易娱乐:影片结尾“小豆子还活着”的图像让人感动,但反观全片中国人为争取存活做的努力大多是无用功,这也是很多网友观影后不得理解的一点,为什么让一个日本兵促成小豆子的幸存?
陆川:我觉得这么看问题就太窄了,小豆子的存活是被三个人传递的,首先是刘烨扮演的战士,在屠杀中,有一个动作暗示了他会保护小豆子,把小豆子按在他的身下;其次在难民营里面,姜淑云舍身去救赵胖子,她的死震撼了角川,最后角川是在带着赵胖子和小豆子去枪决的路上决定完成姜淑云的心愿,把小豆子放了,他只是做了最后这一扣,但小豆子的生命是穿越了这座死亡的城市,而且没有姜淑云的舍身赴死给角川一个震撼,我觉得他最后也放不了人。其实在我看来,生命就是在战争当中,在一个一个心中存有善意的人手上传递的。我并不觉得最后一下,让日本人做了有什么大不了,这不是问题所在。
下一页:谈日本人视角:“把日本人塑造成人,是为了让影片走出中国”
第三页:谈公映:“日本影业有意让电影上映”
第四页:谈人物:“刘烨角色早死比不死更出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6 02:2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