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课
“形势与政策”复习要点提示
一、2008年“形势与政策”的“考查的知识范围”
根据国家教育部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规定,“形势与政策”的“考查的知识范围”是:(一)中国***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二)年度间(2006年11月—2007年10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三)上述(一)、(二)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知识点的适当结合。
二、 “形势与政策”考试的重要命题点解析
专题一、****大
1、2007年8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中国***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和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审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稿。**中央总书记胡Jintao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07年10月9日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将向党的十六届七中全会建议,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大会将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2007年10月15日,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具体内容请参见将于2007年11月出版的《补充材料》)。
专题二、胡Jintao在**中央党校的“6·25讲话”
1、2007年6月25日,**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Jintao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为即将召开的****大“统一思想”。
(1)“四个坚定不移”。胡Jintao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Jintao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②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③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即: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2)胡Jintao强调,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专题三:“建设现代农业”与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
1、2007年1月29日,新华社授权播发《**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第9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 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内容(六个“用”,三个“提高”,两个“过程”)。即: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窗体顶端
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专题四、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
1、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分为总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等五编,共247条,从2007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
2、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这部法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外资企业在华享受的超国民待遇走向终结。这部法律的表决通过,对企业税收实现了“四个统一”:即内资企业、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专题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
1、2007年8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从食品生产和质量概况、食品监管体制和监管工作、进出口食品的监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体系、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方面阐释了当代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以及食品质量安全政策问题,反映了中国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安全质量的决心与信心。
专题六、胡Jintao赴香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活动
1、2007年6月29日—7月1日,**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Jintao赴香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活动。2007年7月1日上午,胡Jintao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1)胡Jintao在讲话中指出(香港回归十年的“三点结论”):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好、建设好香港,伟大的祖国始终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 (2)胡Jintao在讲话中指出(香港回归十年的“四点经验”):10年来,我们在实践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四点:第一,坚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第二,坚持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第三,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第四,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安全稳定。
专题七:胡Jintao访问非洲8国
2007年1月30日—2月11日,应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利比里亚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苏丹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赞比亚总统利维·帕特里克·姆瓦纳瓦萨、纳米比亚总统希菲凯普涅·波汉巴、南非总统塔博·姆贝基、莫桑比克总统阿曼多·埃米利奥·格布扎、塞舌尔总统詹姆斯·米歇尔的邀请,对非洲8国进行为期12天的国事访问。这是胡Jintao出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三次踏访非洲大陆,也是今年中国国家元首的第一次重大外交举措。
专题八:胡Jintao访问俄罗斯与俄罗斯的“中国年”
2007年3月26日—28日,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Jintao对俄罗斯联邦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莫斯科举行正式会谈,并出席了“中国年”开幕式和中国国家展开幕式。中国国家展是中国迄今在国外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的国家级展会,主题为“合作共赢,和谐发展”。这次展会将展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介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各领域的建设成就,回顾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历程,推介双边重大合作项目。这次展览由中国商务部主办,相关部委协办,是“中国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项国家级大型活动之一。
专题九:中国连续第15次挫败台湾当局“加入联合国”的图谋
1、2007年9月19日,第62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举行会议,一致决定拒绝将所罗门群岛、马拉维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等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粉碎了台湾当局妄图在联合国宣扬“台独”的图谋。这是自1993年以来,联大总务委员会连续第15次明确拒绝类似提案(具体内容请参见将于2007年11月出版的《补充材料》)。
【补充资料】
1、“胡四点”:2005年3月4日,胡Jintao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胡四点”)。即: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活动决不妥协。
2、“反***国家法”: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国家法》。
专题十:中国连续第8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白皮书
1、2007年3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6年国别人权报告》,继续以“人权卫士”自居,在人权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
2、2007年3月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2007年3月6日发表的《2006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这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美国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连续第8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
专题十一、朝鲜核问题与朝核问题北京六方会谈
1、2006年12月18日—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大韩民国、俄罗斯联邦、美利坚合众国在北京举行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
2、2007年2月8日—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大韩民国、俄罗斯联邦、美利坚合众国在北京举行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共同文件》指出:六方同意在起步阶段平行采取以下行动:(一)以最终废弃为目标,朝方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包括后处理设施。朝方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人员重返朝鲜并进行IAEA和朝方同意的一切必要的监督和验证。(二)朝方与其他各方讨论共同声明所述其全部核计划清单,包括从乏燃料棒中提取出的钚,根据共同声明这些核计划应予放弃。(三)朝方与美方将开始双边谈判,旨在解决悬而未决的双边问题并向全面外交关系迈进。美将启动不再将朝列为支恐国家的程序,并将推动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的进程。(四)朝方和日方将开始双边对话,旨在根据《日朝平壤宣言》在清算不幸历史和妥善处理有关悬案基础上采取步骤实现邦交正常化。(五)忆及2005年9月19日共同声明第一条和第三条,各方同意合作向朝方提供经济、窗体底端
能源及人道主义援助。为此,各方同意在起步阶段向朝方提供紧急能源援助。首批紧急能源援助相当于5万吨重油,有关援助将于60天内开始。六方同意,上述起步行动将在未来60天内实施。各方将为实现这一目标协调行动。为实施起步行动,
3、2007年3月19日至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大韩民国、俄罗斯联邦、美利坚合众国在北京举行第六轮朝核问题北京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
4、2007年7月18日至20日,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回顾了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以来的工作和进展,对各方为推进六方会谈进程所作的建设性努力表示满意,对各方就增进相互信任和改善相互关系进行富有成效的双边磋商和协调表示欢迎。各方为实现半岛无核化,实现有关国家关系正常化,实现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气氛中,就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六方会谈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坦诚务实的讨论,达成了4点框架共识:各方重申将认真履行在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中做出的承诺;朝方重申将认真履行有关全面申报核计划和现有核设施去功能化的承诺;将向朝方提供相当于95万吨重油的经济、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能源及人道主义援助;各方承诺将根据“行动对行动”原则履行各自在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中承担的义务。为落实框架共识,各方决定分“三步走”:8月底以前,依据2·13共同文件设立的5个工作组将全部召开会议;9月上旬在北京召开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听取各工作组汇报,制定落实框架共识的路线图;第六轮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后将尽快在北京召开六方外长会议。
5、2007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大韩民国、俄罗斯联邦、美利坚合众国在北京举行第六轮朝核问题北京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具体内容请参见将于2007年11月出版的《补充材料》)。
专题十二、2007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七次会议)
1、2007年8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重要文件。会议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联合公报》和《比什凯克宣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规范成员国相互关系准则的重要政治、法律文件,它把成员国人民世代友好、永葆和平的思想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2、2007年8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七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加强睦邻互信 推动和平发展》的重要讲话。指出:维护和平、共同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成员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中方建议遵循以下思路实现上述目标:第一,坚持睦邻友好,认真落实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夯实本组织长期发展的政治基础。第二,坚持共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朝着互利共赢方向发展,巩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三,坚持文化互鉴,推动不同文明平等交流,巩固成员国世代友好的社会基础。第四,坚持对外开放,深化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为组织发展壮大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专题十三、“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1、2007年8月9日—17日,在中国乌鲁木齐和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的“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是第一次由上海合作组织全体成员国组织实施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是成员国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打击和震慑恐怖主义、***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的一次重要行动,反映了成员国防务安全合作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彰显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分为战略磋商、联合反恐战役准备与实施两个阶段,分别在中国乌鲁木齐和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进行。演习想定情况较为复杂、兵力规模较大,将是一次较高水平的多军兵种联合军事演习。此次军演的目的是为打击恐怖主义,而且是联合性质的、多边的,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专题十四、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
2007年4月20日—22日,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亚洲制胜全球经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开创亚洲和平合作和谐新局面》的主旨演讲。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等出席了开幕式。年会期间,代表们在全体大会、分会、午餐会等各种场合展开讨论,议题涵盖亚洲经济一体化演进、亚洲如何进行合作以确保能源安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银行业和电信业的创新等诸多领域。
专题十五:世界经济论坛第37届年会
2007年1月24日至28日,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第37届年会。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变化中的力量格局”,此次年会设定的4个次主题,分别是经济、地缘政治、技术与社会、企业。
专题十六:2007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和G8+5对话会议
1、2007年6月6日至8日,一年一度的八国集团峰会在德国北部海滨小镇海利根达姆举行。气候政策、能源、知识产权保护、投资自由化以及非洲发展是本届峰会的5大主题,而气候政策与非洲发展两大主题被认为是重中之重。本次峰会被西方媒体形象地比喻为“气候峰会”。东道主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本次峰会确定的主题词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与责任”。
2、2007年6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并发表讲话。胡Jintao指出:我们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既反映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水平上的差异,又是未来国际合作得以维系并取得进展的基础。根据这一原则,发达国家应该完成《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并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在现阶段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强制性减排要求是不合适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专题十七、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与安理会1769号决议
1、2006年8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06号决议,决定在得到苏丹政府同意后向达尔富尔地区派遣1.73万人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苏丹政府重申,为维护国家主权,坚决反对这一决议。11月16日,苏丹原则同意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联合国和非盟混合维和部队的“安南三阶段方案”。
2、2007年年6月12日,联合国、非盟和苏丹政府代表在亚的斯亚贝巴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苏丹接受经修改后的关于联合国与非盟向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派驻混合维和部队的方案。7月15日日至16日,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国际会议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举行。会议通过最后公报,表示支持达尔富尔政治进程,确立非盟、联合国和周边国家为政治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主渠道,宣布相关“路线图”进入谈判准备阶段。7月30日,英国和FaGuo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有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决议草案,建议安理会批准向达尔富尔派遣大约2.6万人的联合国和非盟混合维和部队。
3、2007年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769号决议,决定向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派遣大约2.6万人的联合国和非盟混合维和部队。8月1日,苏丹政府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第1769号决议,并将同联合国和非盟合作落实该决议。
专题十八、伊朗核问题与安理会1696号、1737号、1747号决议
1、2006年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和后处理的活动,并呼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
2、2006年12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以一致赞成的方式通过第1737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一系列与其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有关的制裁措施。
3、2007年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全票通过1747号决议,将对伊朗实施进一步制裁。
专题十九、世界卫生组织第十次拒绝接纳台湾议题
1、2007年5月14日,第60届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万国宫开幕当天,再度拒绝了极少数国家提出的台湾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的涉台提案。这是世卫大会连续第11次拒绝涉台提案。
2、2006年11月6日—8日,世界卫生组织执行委员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为期三天的总干事提名会议。2006年11月9日,世界卫生大会举行特别会议审议并批准执委会提交的新总干事人选陈冯富珍女士。
专题二十、第62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具体内容请参见将于2007年11月出版的《补充材料》)
2006年10月13日, 第61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全体会议,联合国192个成员国的代表以鼓掌的方式通过决议,正式任命现年62岁的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是联合国历史上的第八任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国家的联合国秘书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