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与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分不开的。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地推向胜利,也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思想路线。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内容的各个方面和邓小平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看作是一个整体。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内在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切实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确定发展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实践作为最高的权威,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二者是高度统一的。
2.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反之,都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 “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排除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时代变化、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要丰富和发展。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中国***只有不断坚持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赢得人民的拥护,永葆生机。这既是党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能够体现时代特征,要随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要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并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发展的理论来推动和指导制度、科技、文化和各个方面的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