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政治毛概第二章常考知识点汇总(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1 16:0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近代中国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巨大影响,制约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必然要求与根本目的。
  2.近代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革命不是人为制造的,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近代中国革命是民族危机深重和社会矛盾尖锐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现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近代中国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既相衔接又相区别的不同阶段。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上的软弱性,辛亥革命并未完成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
  辛亥革命后中国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迅速发展以及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造就了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1921年中国***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的许多领导人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领导权、前途等一系列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在此基础上,毛**进行了科学总结。在抗日战争时期,他通过撰写《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理论著作,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在解放战争时期,毛**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进一步的提炼、概括。1948年4月,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以及革命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
  中国***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根本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的实现,为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是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唯一标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封建主义的统治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因素近代中国革命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统治的民主革命的辨证统一。
  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条件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特殊复杂的情况,即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这两部分资本主义有其各自不同的发展状况及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官僚资本主义则阻碍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它反对的只是官僚资本主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所说的“人民大众”除了作为领导阶级的无产阶级之外,还包括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农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广大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近代中国的农民又可区分为贫农(包括雇农)、中农和富农等几个不同的阶层,这些阶层对革命的态度是不同的,中国***对他们应采取不同的政策。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领导的土地革命整个过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对富农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小资产阶级属于劳动者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之一,是革命的可靠的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有其天生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两面性。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的政治态度是不同的,有时参加了革命,有时退出了革命阵营。对此,中国***必须采取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中国***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出现过“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中国***对无产阶级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有个认识发展过程,曾经出现“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无产阶级必须与资产阶级争夺对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在与资产阶级联盟时,必须坚持领导权,实行独立自主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此外,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还必须拥有强大的革命武装,这就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毛**在1948年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建国前中国***所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其性质而言,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又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不再是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的,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7.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两个革命阶段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在中国革命发展阶段问题上,中国***内出现过的“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个革命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17:0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