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总结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23 20:5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安全困境的含义
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一个国家增强自我安全的行动必然会削弱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国家往往通过增强军备减弱自我的不安全感。但是,这样做只能使其他国家以同样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军备。结果就会出现国家之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最后的结果是所有国家都因为增强了军备而感到更不安全。
11、囚徒困境博弈
  合作 背叛
合作 3,3 1,4
背叛 4,1 2,2

12、安全困境的实例:东亚国际关系
13、形成安全困境的原因
?国家希望生存
?国家无法确定他国意图
?国家无法相信他国承诺
14、体系结构示意图
单极结构(一个体系大国)
两极结构(两个体系大国)
多极结构(多个体系大国)
15、两极稳定的逻辑
?大国数量少,可预测性强,可以减弱不确定性和误判的风险
?超级大国实力超强,难于征服,安全感更强,威慑更有效
?结盟重要性下降(可以避免牵连和推卸责任)
16、多极稳定的逻辑
?大国数量多,可能发生冲突的配对数多
?实力判断和结盟的不确定性更强;
?结盟十分重要,牵连和推卸责任问题突出
17、单极稳定的逻辑
?霸主实力优势明显,威慑更加有效
?霸主可以作为平衡者和调解者
?霸主提供公共物品,促进合作
18、古典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
  古典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
体系结构概念 没有 有
国家性质 不相同 相同
国家目标 权力 安全
因果关系 单向(单位层次) 双向(体系/单位层次)
研究方法 归纳 演绎

19、瓦特:威胁均衡
?国家倾向于制衡而非推卸责任(弱国/孤立/战争结束前)
?国家制衡威胁,而非权力本身
?威胁来源(客观:能力/相邻;主观判断)
?经验实例:二战后的欧美关系
20、进攻与防御平衡:基本含义
?进攻优势:摧毁武装力量,占领领土较为容易;
?防御优势:保护本国领土更为容易
21、进攻与防御平衡:决定因素
?地理因素:国土平坦-多山;陆地边界-海洋边界
?技术因素:坦克-机关枪;NMD-核武器
?主观判断:历史教训/部门偏见
22、进攻与防御平衡的影响:基本假说
?进攻优势/可分辨程度低加剧安全困境
?进攻优势加剧牵连,防守优势加剧推卸责任
23、进攻防御平衡与安全困境
进攻优势                   高度安全困境


防守优势 低度安全困境
       武器可分辨          武器不可分辨
24、吉尔平:体系变迁的动力
产生新主导国,形成新的实力量或权力对比
崛起国试图改变体系,通常引发战争:
--崛起国误判,率先发动战争
--现状国家发动预防性战争
  
实力/权力对比逐渐发生变化,崛起国改变体系的成本逐渐降低
  
主导国家塑造体系,服务于本国利益
制衡

模仿

发展速度
不平衡
  










25、进攻现实主义:基本假定
the system is anarchic
great powers possess some offensive military capability
state can never be certain about other states’ intentions
survival is the primary goal of great powers
great power are rational actor
26、进攻现实主义:基本假说
?大国彼此畏惧(权力决定程度,核武器/巨大水域/权力结构)
?大国寻求自助/权力最大化(关注相对权力,因为难以估算现在/难以了解未来)
?大国永远难以成为体系霸权
?大国之间的合作难以实现/难以持久(关注相对收益;担心欺诈)
27、争取权力最大化的策略
?战争
?讹诈(法绍达、摩洛哥、慕尼黑、古巴)
?离间(以色列破坏英国埃及关系)
?坐山观虎斗(美国不介入苏德战争)
28、应对他国权力扩展的策略
?建立均势 (警告、结盟、军备)
?推卸责任(保持良好关系,转移视线)
?追随(违背进攻现实主义原则)
?绥靖(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时间)
29、体系结构与战争
  两  极 多  极
平  衡 最稳定
(1945-1990) 次稳定
(1792-93、1815-1902、1919-1938)
不平衡 (不存在) 最危险
(1793-1815、1903-1918、1939-1945)

30、防御和进攻现实主义比较
  防御现实主义 进攻现实主义
无政府状态影响 国家感到基本安全 国家感到畏惧
国家首要目标 安全最大化 权力最大化
国家主导战略 维持均势现状 进攻打破现状
过度扩张的原因 单位层次 体系层次(并非不理性)

31、新古典现实主义
?承认相对权力位置是首要驱动因素
?国内层次变量将体系因素与外交行为连接起来
(判断体系影响,决定可使用的力量)
?主要代表人物:(Schweller/Zakaria/Wohlforth/Christense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7-13 09:07: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9-4 14:12:36 | 只看该作者
Whole-heartedly thank you for your offering the download! I've never seen such a kind person as yo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4 08:4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