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出台前夜,记者采访了一些权威机构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多数都认同“一季度数据好于之前预期,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回暖”的观点。而对于未来是否新一轮的刺激经济计划,专家们大多表示,不应该急于推出,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的经济状况再作讨论。
国家统计局将于今日公布1季度包括CPI、PPI等多项经济数据。这些数据的出台,将成为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开始回暖的重要指标,并且是否继续出台刺激政策的重要依据。
预测好于预期:一季度GDP增速将回落至6%
昨日,一位接近宏观管理部门的专家透露,由于先前出台的“保增长”措施效果尚未完全显现,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将回落至6%或略高一点。这将是2007年2季度以来,GDP同比增速连续7个季度回落。
“尽管该增幅低于去年四季度6.8%的同比增长幅度,但是并不表示一季度的经济形势比去年四季度要差。”
银河证券宏观高级分析师张新法也告诉记者,由于去年三季度GDP同比增幅是9%,从同比增幅的下降幅度来说,今年一季度已经开始收窄。相对于同比数据来说,环比数据的表现更能反映经济形势的变化。
而对于居民比较关心的CPI指数,专家们则预测:3月份CPI同比可能下降1.2%左右,降幅比2月份有所收窄。PPI方面,由于前期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以及负翘尾因素影响扩大,3月份PPI降幅将扩大至5%以上。
“无论是CPI还是PPI,3月份将成为最后一次负值。”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如是表示,“可以说目前的经济已经见底,从4月份开始,PPI和CPI都将转正。”
和讯信息首席分析师文国庆也认为,CPI和PPI数据都已经走到极限,三月份之后两者将走高,PPI有不断回升的机会,但转为正值仍然要等到今年下半年。
一季度数据“好于我们之前预期”,三月数据则好于一、二月。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向记者表示,“但是,未来CPI的数据仍然会连续几个月出现负增长。”他预计,“第四个季度才可能出现一个价格的回升”。全年CPI涨幅将维持在百分之二的水平。
判断经济回暖态势仍不稳定
多数经济学家都对一季度数据充满了乐观的期待。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可能达到6.5%-7%,而三季度将达到8%-8.5%,四季度为9.5%-10%。2009年中国GDP增长率很可能达到7.5%-8%区间。
“如果考虑到库存的影响,一季度的GDP增速应该达到了8.0%或者9.0%。”昨天,高辉清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库存减少统计到GDP里面投资是减少的,因此,一季度GDP的数据可能不会明显上升,但是未来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一出来就会直接把GDP带上去。
董先安进一步指出,从体现经济环比走势的环比折年率数据来看,去年四季度该数据为1%,今年一季度已经达到6%,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他认为,去年四季度已经是我国经济的底部,目前我国经济回暖趋势明显。
“还一些积极的变化是我们没想到的。”高辉清告诉记者,比如汽车的销量增长,房地产的销+量增长。“加上信贷规模扩张得这么快,基本上是前所未有的,这都为未来的走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这些回暖的迹象还不是很稳。”高辉清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对于经济未来的走势仍然不能过于乐观。
政策新刺激计划或已在制定中
目前看来,是否回暖几乎没有争议,但是,对于“这种回暖能否持续多久”,“决策层是否会继续出台新的刺激经济计划”,专家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尤其是一季度数据的出台,再次将这些问题推上了舆论的浪尖。
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各大国在不久前召开的G20峰会上达成了刺激经济共识,那么中国在峰会结束后可能要有所表示。而这个表示,也许就是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
高辉清也向记者透露,“中央确实在制订新的刺激经济方案”,“方案主要关注消费层面”,政府将制订导向性政策并继续依靠财税政策拉动经济。但是,他同时表示,“由于第一轮的刺激经济政策的效果还有待观察,因此,何时出台这些政策仍然是个未知数。”
与高辉清的看法有着截然不同,在记者近日与一些专家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还有一些专家表示,现在的经济情况已经根本不需要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
“危机差不多就这样了,政策差不多也就这样了。”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应该观察已有经济刺激政策的落实效果,期待新的政策“既不合适,也没有理由”。
江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魏凤春认为,“经济体自我纠偏行为在一季度末已接近尾声”。去库存完成后,财政投资顶上,生产与需求打通,经济见底后步入上升通道,接下来宏观数据会进一步好转。
还有一个近日出台的数据也可以说明刺激经济的新政策没有必要出台。银行贷款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三月份季度环比增速将近40%)意味着未来的政府相关投资将大幅度增长,未来数月经济的季度环比增速将强劲反弹。
不过,在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褚建芳看来,新的刺激计划已经在开始悄然进行了。“只不过决策层没有大张旗鼓宣称这是第二轮刺激经济的政策而已。”
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二轮刺激政策应该重点放在民生、消费以及就业上。他认为,之前出台的降低汽车购置税、调高出口退税以及一些促进就业的政策这些都应该属于刺激经济的第二轮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