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邮政中油中船耗1.5亿更名“去中国化”
【星岛网讯】台湾的陈水扁总统发动“去中国化”台湾正名运动,包括中华邮政、中油及中船9日将召开董事会修改公司章程,分别更名为台湾邮政、台湾中油与台湾国际造船公司,为公营事业“台湾正名”揭开序幕,初估三家公司更名所需费用近1.5亿元。
更名须修改公司章程、更换招牌、修改和客户的合约等,初估中油更名为台湾中油须花费7000万元;中船更名为台湾国际造船公司须花费2000万元。台湾石油工会指称,这次更名损失,经济部官方版对外宣称7000万元,但中油商誉岂只值7000万元,包括有形、无形资产损失,少则数十亿元、多则超过百亿元。
而中华邮政公司董事长赖清祺8日表示,中华邮政更名对公司营运影响并不大,且内部评估过,更名仅需花费6700多万元,目前使用的所有存、提款、汇款、划拨等单据及相关报表,只要加盖“台湾”两字就可继续使用,不需重新印制。
中油中船中华邮9日起改名
《中国时报》报道,陈水扁电子报才说要将中华邮政改名台湾邮政,中华邮政工会8日透露“台湾邮政”招牌早已做好,9日召开的董事会要修改公司章程,下周一陈水扁、行政院长苏贞昌就要为“台湾邮政”揭牌。这项更名行动,已引起相关工会的反弹,包括邮政工会、由中油员工组成的台湾石油工会等,都将发起抗议行动。其中,台湾石油工会酝酿反制更名为“中国石油工会”。
中华邮政公司除了召开董事会修改章程,第一面“台湾邮政”的招牌并已做好,邮票上的+++国字样也会改成“台湾邮票”。中华邮政工会扬言会想办法让9日的董事会开不成;下周一还要发动全台员工前往总公司抗争,放火烧招牌并对揭牌官员泼粪。
中华邮政董事长赖清祺表示,中华邮政是百分之百“国有公司”改名是配合“国家政策”。中华邮政9日发出更名说帖指称,1888年清朝巡抚刘铭传核定设置“台湾邮政总局”,因此中华邮政回复台湾之名,符合历史内涵。
中华邮政工会理事长蔡两全则表示,陈水扁不能因为一个网友的建议,就硬把中华邮政公司更名为台湾邮政,决策太草率了。“员工精力要放在让业务蒸蒸日上,而不是搞这些无聊的事!”
中油、中船9日也将召开董事会修改公司章程,将公司名称分别正名为“台湾中油”及“台船公司(CSBC CORPORATIONTAIWAN)”。不过,中油正名案却引发台湾石油工会反弹,于8日率会员代表数十人高举白布条到经济部抗议,高呼“爱台湾,要公义”,要求经济部重新评估正名必要性,否则经济部长陈瑞隆应下台负责。
石油工会理事长庄爵安说,如果中油真的更名,工会也不排除改名为“中国石油工会”以示抗议。为安抚工会员工情绪,陈瑞隆亲自接见并强调,中油正名可避免国际间不必要的混淆,对中油只会更好;同时,保证中油员工权益绝对不会因为更名受影响。
“台邮”招牌完成 蔡堆还装傻
2004年中华邮政曾评估,更名将造成公司商誉及信誉的负面影响。8日却发出说帖表示,“回复台湾之名始符历史内涵”。
而且中华邮政连“台湾邮政”的招牌都做好了。但交通部长蔡堆却到8日晚还“装傻”,面对记者群起询问,他回答:“没收到公文”。蔡堆以打太极方式响应中华邮政更名一事,“到现在没收到公文”、“更名要按程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才是中华邮政公司的决策者”不肯正面回答。
中华邮政更名已非第一次提出,2004年中华邮政完成四页研究报告指出,更名至少涉及六大问题:《邮政法》等四项法律及八项办法、命令必须配合修正中华邮政名下一七八五笔土地和一三八○栋房屋全部要变更登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