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放“房奴” 从调整房改政策入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11 18:5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的房地产已呈现畸形发展态势,虚高的房价令人望房兴叹。然而房地产商却还拿国际房价说事,还认为并不高,可是发达国家的普通人群收入是我们这种状况吗?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我们可以从住房的使用年限来察看一下目前的房屋价格状况。住宅用房的正常使用年限是70年,土地的使用权也是70年。如某人花了100万买了一套住房,以70年的使用寿命来折算,就是说每年要折旧约1.5万元,请问支付这样高昂的费用能够说是正常的吗?而且100万元的住房在一些大城市还是属于中档的,如果某住房住了20或30年,考虑到使用年限,那么还能收回多少残值?这样一核计,我们便不难看到当前房地产价格的离谱。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面对目前的房地产价格,许多学者和部委提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意见和建议,有学者称要采取税收政策来控制,有的人提出了不能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有的地方在进行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我以为这些都是不负责的说法和笑话。如北京的经济适用房的一个房号便被炒到14万,拿出14万元买一个房号那是贫困家庭能承受的?采取对超过每人30平方住房的开征保有税的建议也不知道是脑袋怎么想事的,如果一家3口现在正好是90平方住房,但孩子上大学后就必须回到原居住地工作,不然他在居住地的30平方便成了超过部分,他到外地又成了无房户,这不是要将他们拴死在当地?还有如家中一人去世后,住房中30平方也成了超过部分,这简直是胡说八道的臆想。这样提出建议真叫“智囊”了。如今有建设部前官员称不应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这只不过是个笑话,是为了迎合人们对房地产业的暴利而言的,其实建筑业(当然这个概念比房地产业要大),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本身并没有错误,建筑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的引导是显而易见的,乱批只能是笑话。问题是要反暴利,要从政策上规范。不从政策和法律有角度确定,光是说说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不调整房改政策,房地产的价格还是不可能降下来的。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我国的房地产虚高现象应当说是房改政策促成的。房改前城镇居民只有少数人拥有房产,绝大多数人都是住公房。正是因为这样的政策条件,都有改革开放初期普通家庭的消费升级换代,电视冰箱进入家庭。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我们还是以现在才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为例吧。如一名大学生在中西部地区新参加工作。每月工资收入2000元,住房补贴200至300元,住房公积金每年是7000元,也就是说他的住房性的补贴加公积金每年约合一万元。以每月节余1000元计算(事实上难以实现),那么这名大学生想要购买一套75平方米的住房,以2000元/平方米计算,他必须要辛苦工作7年的时间(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要10多年才有可能。如果是大城市,房价更高,收入未必能够高出许多,那么要想所拥有一套住房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而这个时候他们已到了35岁左右了,成家生孩子,整天要围着家庭转了,又一轮自己的经历要重复了。可怜的大学生们,读四年大学就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考虑找工作的事,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又成了“房奴”,他们一直就在挣扎着,在这样的重负下还能指望他们能够很好地工作吗?如果大学生的家庭状况尚好家庭要资助还好些,但也成了啃老族;如果家境不好的,上大学家里便欠了一屁股的债,或者是靠助学贷款完成的学业,那么参加工作不但要还债还要周济家庭。他要想获得一套住房就成了一种奢望了,也就是说贫困家庭的学生想指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就是说穷人的只能是世世代代地贫困下去,即使是上了大学也无法改变贫困的宿命,穷人依然是穷人,住房成了扼杀人才的致命枷锁。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只有调整房改政策才能解放房奴,才能让人的才干不至于受住房的压制。其实我国目前的消费不振现象,根源也是在房改和医改上面。在住房没有落实的情况下,有谁敢轻言消费呢?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我们的房改政策是要求单位公房必须参加房改,当时的情况是个人约出资1/3,单位出资2/3将公房进行了房改,房改后便没有了公房,后来者就没有了房子可享受房改优惠政策,而且所有的政策与参加房改的是同比例提取公积金,并且因为工资和工龄原因所得公积金还是最低的,他们想不成为房奴都不行,住房是他们长期的痛。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我以为应当切实调整房改政策。一是货币化分房,就是没有能力给员工提供住房的单位和企业,要以货币形式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应当高于当地的正常的房租,并根据工作服务的年限逐年提高额度,已经参加了房改并获利了优惠的人员不再提取和发放公积金,只考虑每年给予一定额度的住房维修补贴;二是应当允许单位拥有公房或不提取公积金而建造新房分配给职工,形式可以多样,如集资建房形式,购买商品房形式等等。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笔者认为必须切实调整房改政策。房改政策调整了,商品房不可能会出现这种离谱的高价。因为从宣传的角度来看,人们都认为土地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住房需求大,房屋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同时又有什么经营城市的理念作怪,贪官与不法开发商勾结抬高房价牟取暴利,因而促使了房价往上直窜。其实只要我们调整房改政策,让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公房,贫困家庭租住公房,有这样强大的房源支撑,商品房的价格是不可能“稳步上涨”甚至是直线上涨的。实际上房改政策实施后,国家和单位并没有从房改中解脱出来,每年单位对每个人的住房公积金的缴纳都在8000至9000元左右,如是一个大型的企业单位,它完全可以盖更多的职工住宅,实际上房改后的企业负担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大了,先期的公房没有了,后期还必须继续为员工提取住房公积金,却见不到一平方的房屋。真不知道怎么会出台这样的房改政策?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当初提出房改的初衷是什么?当初是说国家和企业包了职工的住房,占有了国有资产的使用。要使职工承担住房的开支,于是搞起了房改,为了推动房改,当时是国家和企业承担了2/3,个人承担1/3就可以将公房改成私房,拥有产权,其实现在想想,房改是城镇的公共资产私有化的第一大事件。如今导致了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而居民住房问题不但没有很好解决,反面问题更多了,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的房改政策不需要反思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个问号还要问多久呢?人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7-2-12 12:11:49 | 只看该作者
sigh
参与这个项目运作的,都是手上握有极大资源的一群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06:4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