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30|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缉思教授对“首席智囊说”的声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2 14:3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缉思教授对“首席智囊说”的声明

来源:http://blog.daqi.com/article/668.html#1

王缉思 发表于  2007-01-21 19:10:04 IP:162.105.156.*各位朋友:

  某位好心的朋友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为我制作了这个博客 ,而我本人一直没有时间为它做任何补充修改。最近,我想请人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网站下设计一个网页,取代这一博客,希望得到各位朋友谅解。

  所谓我是哪里的智囊一类说法,千万不要相信。那是台湾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我是一个教书匠,偶尔也会对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看法,但只是专业工作的需要,决不属于“智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7-2-2 15:33:02 | 只看该作者
大约半年前在网上搜索国际关系的资料,偶尔发现大旗网上有王缉思教授的博客,如获至宝。但仔细一看,只有几篇文章,而且是发布在同一天,此后没有任何更新,不禁有些失望,就在上面留了个言。今天再次搜索文章时再上来一看,在访客留言中居然看到了他的回复。原来这个博客是别人越俎代庖的,大旗网上很多名人开博客,所以大概他们就把许多尚未开辟博客而有潜质的人先给弄上个空间吧,这跟新浪网是一个做法。因为我在上面也找到了王缉思教授的博客空间,但除了一个开博声明外没有任何内容。

对于“首席智囊说”,我确实觉得有些不妥。毕竟这不是一个正式的头衔,一般是别人给封的,或者媒体根据一些情况做出的推断,或者可能与事实相去不远,但也没有必要这么说出来。因为这确实是有一些问题的。

就如同打牌你绝不能让别人看到你的底牌,决策尤其是重大和关键的正当决策,无论其过程还是参与人,在可能合理的范围内都要尽量保密。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研究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逻辑,比起研究一个国家的决策行为当然要容易得多,一般情况下,某个学者的研究思路、基本观点,对特定事件可能做出的相应的决策建议,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是说,如果确定无疑你是“首席智囊”,那么就相当于在对手决策时就已经预先知道了你可能的反应。你就要被动许多。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王缉思教授必然要驳斥这样一种说法。

从人的角度研究国际政治,基辛格擅长此道,在《大外交》中特别就国际关系史上一些个人的特点与其政治成就的关系有一些细致入微的分析。这个角度在今天当然可以大大地撰写续篇。
3#
发表于 2007-2-2 18:42:04 | 只看该作者
[s:2] 大旗搞了很多这类的名人博客
shibo 该用户已被删除
4#
发表于 2007-2-3 12:59:0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07-2-5 23:26:07 | 只看该作者
王教授是太子党吧
6#
发表于 2007-2-5 23:27:26 | 只看该作者
据说是出身高干子弟
7#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3:57:45 | 只看该作者
王缉思教授不是什么高干子弟,而是出于知识分子世家。其父亲即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也就是在中国通行半个世纪的中文系教材《古代汉语》的主编,好像还是老一辈的留法博士。

   王缉思教授兄弟姐妹多人均为高级知识分子,其兄王缉志是改革开放之初有名的民营企业四通公司创始人之一。
8#
发表于 2008-10-2 22:37:06 | 只看该作者
厉害的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0-11 23:22:10 | 只看该作者
哦是这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0-28 17:17:01 | 只看该作者
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6 16: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