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拉贝日记》获欧洲媒体盛赞 片花首度曝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9 16:5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2日,由华谊兄弟与德法等国共同出品、被誉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的战争史诗巨制《拉贝日记》终于在德国公映。上映当周,包括《明镜周刊》、《明星画报》、《焦点》周刊、《图片报》、《时代报》等在内的欧洲权威媒体全部给予了大量版面的报道。
http://swf.ws.126.net/flvplayer081128/~false~0003_V55ELGFAL~vimg2.ws.126.net/image/snapshot/2009/4/A/M/V55ELGFAM~.swfhttp://swf.ws.126.net/flvplayer081128/~false~0003_V55ELGFAL~vimg2.ws.126.net/image/snapshot/2009/4/A/M/V55ELGFAM~.swf
《拉贝日记》中文版片花首度曝光。

《拉贝日记》在德国上映获得盛赞。
网易娱乐4月7日讯 4月2日,由华谊兄弟与德法等国共同出品、被誉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的战争史诗巨制《拉贝日记》终于在德国公映。上映当周,包括《明镜周刊》、《明星画报》、《焦点》周刊、《图片报》、《时代报》等在内的欧洲权威媒体全部给予了大量版面的报道。而中文版片花也在近日首度曝光,其中日本兵搜查安全区医院一场戏惊心动魄,令人紧张的透不过气来。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旗下报纸盛赞“德国超级大片”
随着近年来德国本土大片的崛起以及《窃听风暴》、《伪币制造者》等严肃历史题材的走红,德国观众也越来越关注本国导演的作品。《拉贝日记》携巨大声势上映当天即引来影迷排队。导演傅瑞安·加仑伯格亲自出席了映后见面会并同观众现场交流,他表示:“很高兴年轻观众对这段历史如此感兴趣。显然,让人们关注历史的唯一方法就是感性说服。历史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上,它就像我们此刻面对面一样真实。这也是这部电影试图做的——连接现实、历史和情感并转化成影像。”
欧洲销量最大的日报《图片报》、专为信息精英服务的《焦点》周刊及面向各个年龄段的娱乐周刊《明星画报》都对《拉贝日记》给予了整版报道,著名的《明镜周报》则称“影片首次触及德国社会禁忌,以前只有好莱坞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才敢正面描绘纳粹好人形象。而《拉贝日记》虽然刻画了一个国家英雄形象,但并没有过度神化或浪漫化他”。由德国前联邦总理施密特担任发行人的《时代报》更以《拉贝日记》为契机出版了一期“德国超级大片”专题。著名德文电影网站Outnow上评价《拉贝日记》“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并深感震撼的电影。影片以其优秀的国际创作团队而吸引了广大影迷”。
“原来只知道奥斯维辛,现在知道了南京”
去年以来,德国影坛连续出现了多部极具话题性的“纳粹影片”——描写集中营女看守与纯真少年之间恋情的《朗读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好莱坞商业片《行动目标希特勒》再次将刺杀希特勒的英雄事迹搬上银幕,而中德合拍的《拉贝日记》则全面表现了“黑色天使”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真实经历,不仅令德国观众看到了一个此前并不了解的“纳粹好人”形象,也令南京大屠杀这一在西方鲜为人知的二战历史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尤其是片中日军比赛杀人的“百人斩”段落和强闯金陵女校及医院搜查士兵等场面都让德国观众反响激烈,“以前我只知道奥斯维辛,现在我知道了南京。”
针对这一全新视角,导演表示,“我认为对于中国和日本观众,这部电影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个话题还没有完全结束。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寻找意义是我们拍摄一部电影的最大动力,不仅仅为了娱乐,更要以严谨的态度尝试严肃的题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7 01:0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