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大学教授潘维:专家治国及选举迷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8 13:1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众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这种权利在法律上与知识界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是平等的,而伤害了广大劳动者利益的政策当然是错误的政策;决策者、技术专家、社会知识界,即所谓“精英”,都要在意网络意见,搜寻其中反映的社会大众的呼声

  今天的公共政策,涉及日益复杂的利益。若不肯让利益有差异的人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就看不清什么才可能是中立妥协的政策,也就谈不上和谐的社会

  我们今天不能用民主和法治来套40年前的“文化大革命”,说它有民主没法治。毛**发动“**”的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是他个人靠发动群众,办他想办到的事情。严格地说这不能叫民主

  腐败是靠法治来治理的,选举不治腐败。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党基本上是喊着反腐败的口号上台,又因为腐败而下台。幻想变个制度,甚至遍派选票箱子,就什么都解决了,那就是制度迷信。国外好的结果未必主要取决于其制度,即便那个制度在西方是决定性的,但没那个土壤,也会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法治与立法机构关系不大,法治的核心手段就是司法独立,也包括成熟中立的公务员执法体系,这也是未来十来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记者钟加勇

  精英的发言权与大众的发言权

  《商务周刊》:随着重思改革大讨论的深入,眼下出现了“精英治国”和“民主治国”两种言论同存的局面。有人说网络起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让大家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议论改革,是言论民主的体现,但也有人提出了“网络暴民”的概念,认为网络并不代表民意,而且科学的观点是不需要投票的。前不久经济学家樊纲的文章《不能让网上言论左右国家政策》,引起很多网友和持不同观点的学者的批评。您是一位持反对民主迷信与私有制迷信态度的学者,对于这些争论有什么看法?

  潘维:我个人对“精英派”或“大众派”之分没兴趣。网民有权力讨论国家政策,正如樊纲有权力讨论国家政策。主导我们政府决策的不是网络。说网络舆论在主导我国政策,这种事情纯属虚构,子虚乌有。

  什么叫“精英”?我更愿意换个“专家”的说法。专家分三类:第一是政治家,第二是技术专家,第三是知识分子。政治家是决策者,技术专家从技术角度为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国家建三峡大坝,当然要听取有关技术专家的意见,经济运行分析也要听经济专家的,但做决策的还是政治家。还有一类专家是社会知识分子,他们从自己的见识和立场出发,发表各种看法,提供的却未必是专业意见。知识界的意见,是从更宽广的角度讨论问题,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但肯定不是在“决策”。但知识界的意见影响公众舆论,甚至产生舆论领袖。

  专家与人民是有明显区别的。人民分好多类,但最广大的人民是一般社会劳动者。我们的政策不能伤害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伤害了广大劳动者利益的政策当然是错误的政策。提出伤害广大劳动者眼下利益的政策建议是错误的建议。既然决策者在治国,专家在咨询,社会知识界要表达自己的意见,三方就都应当关心广大劳动者所表达的意愿。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有许多反映渠道,网络是其中之一,是个重要的渠道,是先进通讯技术支撑的一个大众意见渠道。决策者、专家、社会知识界,都应当了解和关心网站上表达的看法和情绪。中国公务网2006-6-15 11:02:30

  诚然,网络意见一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很多发表意见的人甚至采取匿名方式,不愿为自己说的话负责,正是由于网络的多数参与者不愿为自己的言论负责,所以这个舆论阵地的声望不高,信用不高,甚至可能为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尽管有这些严重缺陷,我还是坚持两个原则:第一,大众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这种权利在法律上与知识界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是平等的;第二,决策者、技术专家、社会知识界,即所谓“精英”,都要在意网络意见,搜寻其中反映的社会大众的呼声。

  我们还应当了解,并不是说的人多,意见就正确。牛顿发现的定理是否正确,不需要投票。科学和民主是两码事,很多人参与的决策是民主的决策,但民主的决策未必是科学的决策。科学决策与“兼听”有关,也就是说与密集的“咨询”有关,却未必与“多数决”有关。严格地讲,“兼听”或“咨询”都不是民主。民主的主要程序是“多数决”。若认为“多数决”就能导致正确的决策,那么科学家和政治家就是不必要的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6 14:5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