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G20峰会是修正国际金融秩序的新起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 14:3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带有传统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印记的G8峰会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名存实亡,G20这个占有全球近90%经济总量的松散型国际论坛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G20峰会是不是一个历史时刻?它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G20峰会是一种新的协商方式。这是第一次发达国家不是唯一主导力量、新兴市场国家和有代表性的国家得以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修正的峰会。历史地看,这意味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来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被传统的秩序主导者以一种得体的方式加以确认。从G20的组成、运行方式、重大意义几个方面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多极化不再是一种未来的可能性,在伦敦、在此时,正在变为看得见的现实。这种变化的表现形式,是对于现行国际秩序特别是国际金融秩序的调适。调适当然会经过激烈的博弈和漫长的过程,但至少已经开始。这个历史性机会的到来,缘于传统秩序主导者面临了百年一遇的重大危机。危机不仅表现在美国金融体系面临崩溃和实体经济的大幅下滑,还表现在曾经在相当长时期内被奉为圭臬的自由(极端情形下即是放任)的经济意识形态面临全球越来越广泛的反省和思考。就力量对比而言,这是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的此消彼长。仅仅凭见证者这一点,G20就可以留下历史地位。
G20峰会是一种中美间的国家授信。在本世纪的最初8年,中国和美国起着世界经济发展两大引擎的作用。中美的关系怎么变化,对于G20、对于世界经济意义重大。中美之间的授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建立与美国新政府的互信机制,这通过中美首脑的峰会开始建立,也通过“戴秉国-希拉里”、“王岐山-盖特纳”为代表的中美战略对话的延续加以巩固。二是确立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3月下旬以来,中国提出建立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议,引发了对于中美关系发展方向的多种猜测。事实上,中国此举的初衷是出于维护国家利益,保证外汇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而不是追求打破现行世界货币体系。因此,博弈不是中美关系未来的主要内容。中美的经济发展仍然离不开与对方坦诚而良好的合作。
G20峰会是一种国际秩序的调整。表面看,这种调整突出表现在欧美关于是否要加大刺激经济力度的激烈争论、中俄对美元霸权体系的“警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这三个方面。实质上,其中充满调整国际金融秩序的技巧、智谋和博弈。美国将重点放在G20参与各国加大刺激经济力度上来,是希望国际社会忽略对美元体系的声讨和进攻;欧洲将重点放在加强金融监管体系上来,而拒不加大刺激经济力度,既有欧元觊觎美元体系的雄心,也有借美国经济振兴之光而减少自己的财政赤字成本的用意。实际上,欧美在货币战场的潜在对抗,早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已经开始;中俄建立超主权货币体系的倡议,则是对美国转嫁经济风险的自利做法的一种高调关注方式。尽管侧重点各有不同,但G20之间这种复杂博弈,仍然可以起到推动国际金融秩序改革调整的作用。

许多人将这次峰会与76年前的伦敦峰会联系起来。那次大萧条时期的峰会留下的是失败的记忆。那时,中国还没有资格说话。76年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合作水平、各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已经大大提高。这给予了世界反省和调整国际秩序的机会。虽然G20峰会取得的成果或许与外界预期存在落差,但是对于现行国际金融秩序进行反省和改革,在多数成员中已是共识。峰会只是修正国际金融秩序的起步,它直抵国际经济统治力量的调配,步伐虽小,意义重大。
徐立凡(北京 专栏作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4-3 22:11: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2 07:3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