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留不住人才,是中国科技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打印本页]

作者: 林尚沃    时间: 2007-1-21 19:19
标题: 留不住人才,是中国科技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留不住人才,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中国科技落后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肯定会有网友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是,我也知道你要说什么:不就是“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和中国培养科技人才的方式方法吗”?

我认为这个问题太深奥,不应该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况且,不久前,温总理刚刚和我国的六所著名大学的校长恳谈过,虽然,这几个校长在尴尬的气氛下,答非所问,但是,毕竟总理已经给他们敲了边鼓,我相信,中国有那么多世界都出名的大学,还有中国那么多世界都出名的教育家们,一定会有好办法的,而我们小百姓,还是省省心吧。只要中国的大学里,多出现几个象北大教授“阿亿”那样的人物,只要中国的大学教授都象北大教授那样,多在“日照”海滨花园别墅区,多买一些休闲别墅,中国大学里,就能培养出大批的,出类拔尖的科技人才了,我们放心吧。



问题是:即便是我们的大学里能够培养出优秀的科技人才来,我们的国家就能把他们留住吗?我们的政府就能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作用吗?

应该说,我们中国的优秀人才并不少,可是他们都在哪里呢?据说:在美国硅谷里的科技研究人员中,有一半是中国人。而在美国的航天技术研究部门,也有将近一半的科技人员是中国人。这真的使人不能理解,中国培养的人才,到美国镀镀金,就被美国留住了,而我们自己,却无优秀人才可用,这不是天下奇事吗?



其实,大家看一看我国建国以来所实行的“知识分子政策”,那么,一切问题就会全部有了答案。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知识分子算是什么人呢?他们都必须接受工人和农民的再教育,他们必须在那些专职的党的领导和指挥下,在工人农民的监督下,进行科学研究,他们毫无创新的空间和余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搞出什么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来呢?当时,有不少专家提出了“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的问题,可这些人,一个个早就被打成“右派分子”了啊。“臭老九”,“臭知识分子”的称呼,就是那个时期对科技人员的尊称,可想而知,这帮臭家伙还能有什么新的建树呢?

不过,我们也应该承认,那个时候,知识分子的待遇,确实要比普通工人要高一些,起码工资要高几块甚至是十几块钱呢。就是这么一点点较高的待遇,那些臭老九们就已经很知足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奋发图强的无私无谓的气概也充分的体现出来了。他们在各种各样的压制和拍害下,仍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埋头苦干,使中国的工业,从无到有,从一穷二白,从一张白纸,慢慢的发展起来了,从而奠定了中国工业的坚实基础。这一点,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的,是任何人也不能抹杀和诋毁的。



中国知识分子得到彻底的解放,是从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的“全国第三次科技代表大会”后开始的。在那次会议上,小平同志第一次把知识分子当成工人阶级中的一部分,第一次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生产力。这大大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小平同志在本次会议上说:“企业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就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竞争,而技术人员的竞争,就是企业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情况的竞争。”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企业里的工程技术人员,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规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具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享有机关里县团级和局级待遇。

所以,这次会议后,企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彻底调动和发挥出来了,他们以从没有过的拼命精神,自觉的发挥出自己的最大的聪明才智,在短短的几年里,就使中国的企业从刚刚开始的经济转制而发生的混乱中解脱出来了,并开始步入正途。使一大批民族工业企业得到发展和壮大。

老实说: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坚定不移的相信和依靠这些国内的科技人员,继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并加大对企业科研机构的经济投入和扶持力度,那么,我国的科技水平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将会很快得到提升,我们自己的民族工业必将会在短时间内,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但是,非常遗憾,我们的急功近利思想又一次左右了我们的政策走向,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的科技力量,甚至于根本就不相信我们自己的科技人才还能搞出什么好东西来,如果靠这些人,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富裕和强大?我们要的是快,再快,更快!

所以,一场全国性的技术引进风潮,席卷而来。不管我们有的还是没有的,也不管我们现在的东西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统统费掉,重新引进外国的。而更加有意思的是,许多技术引进项目,竟然都把我们的科技人员排除在外,由政府行政部门直接进行。那时,许多庞大的国外考察团,竟然全部由政府行政人员组成,如果其中有那么一两个科技人员,那也仅仅是点缀而已。这样造成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国家到底花费了多少冤枉钱,有人统计过吗?几个亿的资金打了一个水漂,反而轻松的说一句:就算是交了“学费”了,竟然没有任何人去追查。这样的“学费”是不是有点太贵了啊?而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呢?没人去总结。



昂贵的学费,总算是起到了作用。我们通过走绝径的办法,总算是使我国的许多行业的产量迅速达到了世界的前列,如:汽车,电子等等。就拿汽车来说,预计今年的产量能达到560万辆,其中轿车产量能达到260万辆,但是,这里面的自主知识品牌,却不足37%。吉利,夏利,长安等一些自主品牌,在坚强的挺直了腰杆子,苦苦的挣扎着和外国品牌抗衡。

我们的国家也确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裕和强大,国库充裕了,外汇储备位列世界前矛。这就是“开放搞活”政策的巨大作用。



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自豪,而骄傲,让我们看看这一行动,我们到底又失去了什么吧。

很明显,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刚刚暂露头角的一批技术尖端项目被扼杀在摇篮里,我们刚刚兴建起来的一批民族工业项目被彻底摧跨,我们的科技人员刚刚树立起来的自信心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决心,一下子被捕灭了。中国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变成了世界的加工厂,外国老板,把从中国赚得的大把大把钞票,笑哈哈的带回国去,而我们自己,只不过是赚了一点可怜的加工费钱。

问题的关键是,这种做法,到底对于带动我们自己的民族工业发展起到了多少作用呢?请问:有人能准确的来回答这个问题吗?

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通过几年的折腾,我们自己的民族工业几乎所剩无几,就是有那么几家,也早被外国的大企业,大公司盯在眼里了,他们已经或者正在下大本钱,要全部收购中国的所有装备制造业企业。而我们剩下的,恐怕就仅仅还是几十年前那种生产模式的手工业作坊了吧。

无怪,现在有人惊呼,我们与日本相比,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竟然落后50至80年。那么,我们现在要问的是,在“开放搞活”之前,我们又与日本相差多少年?难道说,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的打拼,我们落后的时间竟然更长了吗?

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我们“改革开放”的初衷是为了强国和富民,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富裕了,而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真的就大幅度提高了吗?确实,我们有一批人首先富起来了,可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其生活水平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那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企业职工,和那些企业退休的,下岗的和失业的职工,他们的生活反而更加艰难了。



扯远了,还是回到原题目吧。

由于上面提到的那些原因,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完全忽略了我们自己的科技人才的作用。几十年了,国家竟然没有一个文件和政策法规,来调动和发挥这些科技人才能力的东西出现。邓小平时期规定的那些给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早就付之东流,谁也不承认还曾经有过那种说法,企业里的科技人员又成了牺牲品。特别是那些为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奋斗了一生的企业退休的科技人员,他们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还远远不如一个机关里的勤杂工的退休金多,每个月只能拿着不足千元的几百元养老金,艰难的在苦渡自己的晚年。这对于我们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再看看我们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吧,国家现在已经非常富裕了,政府机关每年能拿出一万多个亿的财政支出,供一些人公款消费,却不愿意拿出其中的五分之一,投入到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去,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我们再看看那么可怜的一点科研经费的流向吧,应该说,企业才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阵地,可是,每年国家投入到企业里去的科研经费有多少?有吗?这些科研经费大都流入专门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使那些人在关着门的搞科研。有报道说:我们国家有一大批三跑专家,即:年初跑科研立项,中间跑科研经费,最后跑科研鉴定。他们只要把科研经费搞到手,谁还去管那些科研项目成功如否。无怪呼,今年九月份,一个知名的科学院院士惊呼:我国有90%的科研成果竟然毫无价值!但是,也不能否认,我们曾经有过一些成功的科研项目,但是,这些东西一方面是不能尽快转换成产品,竟然慢慢的成了过时的淘汰品,而另一方面,还有不少好的科研成果,竟然被我们国内的一些权威专家扼杀在摇篮里,但是,这些东西竟然引起国外一些大公司的关注,这就形成了一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奇怪现象,我国专家在国内研究的成果,反而被外国人首先利用了。这难道不能令我们好好反思吗?



看看,国家的政策如此,所以,国家和政府从来就没有把企业里的工程技术人员当成一盘菜看待,从来就没有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你让他们怎么去拼尽全力搞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国家把企业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看成是一堆废品,完全否定了他们倾其一生为国家工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原来规定的什么县团级待遇和局级待遇完全扔到九霄云外,把他们和广大企业退休的老工人一样,统统赶到社会的贫穷一族去了,叫他们过着贫病交加的艰苦生活。这,难道就是对待一群有功的知识分子的正当方式吗?

前车之鉴啊!国家和政府的这种政策和做法,请问:还有哪个傻瓜再愿意到企业去啊?而企业里吸引不了优秀的科技人才,也留不住他们,还怎么能去搞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所以,我们要科技兴国,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那些优秀的科技人才吸引并留住在企业里,给他们创造优良的科研条件,给他们以优厚的生活待遇,给他们以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和依托,我想,中国的知识分子,那些优秀的科技人才,绝不是忘恩负义之徒,他们一定会倾尽全力,去从事自己所热爱的科研事业的,他们一定会作出令世人瞩目的骄人科研成果来的!



但是,还是老话重提,眼下,如果不尽快解决那些任劳任怨,为国家贡献了一辈子心血的企业退休工程技术人员的,与他们的贡献极不相符的太低太低的养老金问题,国家不先作出一个高看一眼企业退休科技人员的榜样来,那么,谁也不会相信政府的知识分子政策,还会不会朝令夕改,那也就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到科技发展的第一线去了!如果还象这次给企业退休职工增加养老金一样,象重庆政府那样,给每个退休高工多增加10元钱,象自称 GDP是全国第一的山东一样,给每个退休高工只多增加60元钱,就象哄小孩一样的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那么,一切将还都是空的!



一句话,不改变我国目前的知识分子政策,就留不住人才,而没有人才,就根本别提什么科技兴国!
作者: tauringhuang.    时间: 2007-2-9 19:46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这种情况已有所改观。越来越多的海归在出现!
作者: dh850717    时间: 2007-2-11 23:47
我们的祖国一直在进步!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