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道主“全球新政”壮志恐难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30 09:5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认为‘全球新政’是各大洲达成这样一种共识:集合自身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采取统一行动防止危机扩散,刺激经济,延缓衰退;采取行动促进家庭和商业借贷;抛弃保护主义;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打造经济预警系统……大到伦敦和纽约的金融机构,小到非洲的村落,都会受到这项新政的影响。”
———布朗
3月24日,在距离G20伦敦峰会召开不到10天的日子里,心事重重的英国首相布朗踏上了旋风般的穿梭外交之旅,为他的“全球新政”做临战前的最后游说。用英国外交国务大臣马洛克-布朗勋爵的话说,布朗首相对G20峰会的期望之高,以至于他将“无法承受”任何失败的可能性。
布朗“里外不是人”
在斯特拉斯堡,面对无精打采的ouzhouyihui议员们,一贯冷面示人的布朗竭尽热情地发表了他“迄今最亲欧洲”的演讲:“我为自己身为欧洲人感到自豪……英国不再是游离于欧洲大陆外的孤岛,而是欧洲的中心国家。”
在纽约,面对华尔街的精英巨贾们,布朗敦促银行家们“开辟一个以道德为支撑、诚实交易的新纪元”。

拉拢欧洲、取悦美国、声讨华尔街,诸多努力之后,这个东道主仍显得有些“里外不是人”。
法德撇下英国,达成在峰会上主推金融监管的统一战线;奥巴马直到24日还在撰文敦促G20峰会达成“迅速的财政刺激方案助推全球复苏”。究其原因,渣打银行的首席经济师杰哈德·莱恩斯总结说:“领袖们口里谈的是全球,心里想的是本国。”
而布朗的立场倒是可称为“一揽子全包”:他既支持全球所有国家继续采取经济刺激措施,也断言国际金融体系要改革;他更反对美式宽松的金融监管标准,更反对全球保护主义;他表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需要增资扩容,强调打击避税天堂。因此,最后他便没有了立场。
“全球新政”雄心勃勃
借用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出现的名词“罗斯福新政”,布朗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全球新政”———其核心是将扩大公共开支刺激经济的行动从一国扩展到全球。
但是,英国媒体注意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球新政”这个词被首相使用的频率越来越低了,更能取悦选民的“增长、就业和稳定”成为本次峰会的主题。
媒体认为,布朗已经意识到,立场各异的20国要在为期一天的峰会上做出如此宏大的“救世计划”未免不切实际。至于重塑金融市场规则,修理破碎的银行体系更远非一日之功。
G20峰会是“双刃剑”
布朗对G20峰会抱有如此厚望不难理解,全球经济危机一度成为布朗政治生涯的转机,而峰会更是他的一次重要机会。
经济危机之前,布朗和工党的支持率节节败退。当危机蔓延到欧洲后,布朗率先做出灵敏反应,迅速为银行业注资救市,继而出台欧盟成员国第一份价值20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计划。
甚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都不吝啬对布朗的赞美———“布朗和财政大臣达林的做法已经为全球救市方案定下基调。”
然而近半年来,布朗的理念愈发无法得到国民和欧盟伙伴的认同。他的经济方案并不十分灵验,而政商各界已经在为债台高筑的英国经济未来走向担忧了。
来自保守党的ouzhouyihui议员丹尼尔·汉南在布朗发表ouzhouyihui演讲后猛烈抨击,成为网络点击热点,“我们在同样的风暴中航行,但每艘船的受损程度却不同。其他的船只利用天气和煦的日子堵缝船板缺口———也就是偿还债务。但你在这样的时候扩大借贷,结果在你的领导下,我们的船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财政赤字惊人———GDP的10%。”
目前,工党的支持率大幅落后保守党近16个百分点,布朗或许希望借伦敦峰会展示其领导力,但英国人更关心的是这场大Party将耗费宣传、安保等总共预计5000万英镑“纳税人的钱”。一系列针对峰会和布朗政府的抗议游*活动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峰会结束两周后,财政大臣达林将提交新的财政预算案。伦敦峰会可能成为布朗的政治生涯及其“经济事务能手”信誉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9 12:2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