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财长吁公私合作消化“毒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4 10:0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财政部定于23日公布金融机构“有毒资产”处理方案,由政府出资支持私人投资者参与消化这些不良资产。
  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称上述“公私合作”方式为化解“有毒资产”这一金融危机核心症结的“最佳出路”。
  但一些经济分析师质疑,金融机构雇员高额薪酬争议等因素引发投资者顾虑,可能使消化“有毒资产”所需巨额资金负担最终落回纳税人肩上。
  “最佳出路”
  根据这一“有毒资产”处理方案,财政部从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资金中调用部分资金,与私人资金共同组成投资基金,用于收购金融机构问题贷款和证券等不良资产。

  政府出资额占基金总额的50%至80%。政府与私人投资者共同承担投资风险。如果投资最终盈利,政府与私人投资者分享利润。
  财政部还寻求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协助,以低风险贷款等形式资助私人投资者。
  盖特纳22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私人投资者参与投资不良资产有助这些资产市值在市场机制下回归正常水平,使金融机构恢复放贷能力,解决金融危机核心症结。
  “我们判断,最佳出路在于我们与市场(参与者)合作,”盖特纳说,“我们不想由政府承担全部风险,希望私营部门与我们合作。”
  不合时宜?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美国国际集团等金融机构接受政府救援的同时向员工发放高额薪酬,引起民众对政府救援措施不满。财政部选择这时发布“有毒资产”处理方案,似乎“不合时宜”。
  由于对金融机构可能用救援资金发放高额薪酬心存忧虑,不少投资者没有对财政部“有毒资产”处理方案作出积极反应。
  苏格兰皇家银行分析师安德鲁·奥查德说:“多数投资者打算采取观望态度。”
  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不良资产投资者资助颇丰,一些投资者担心,接受资助可能使自身受限于政府相关限薪规定。
  针对上述质疑,一些政府官员建议,应当把参与消化不良资产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投资者与接受政府救援的美国国际集团等金融机构区别对待。
  另外,盖特纳定于今后几天向国会众议院金融机构委员会提交金融监管全面调整计划,赋予政府接管可能给整个金融系统造成破坏的问题金融机构的权力。一些政府官员认为,这项措施有助消除纳税人对受救助金融机构滥用救援资金的疑虑。
  筹资恐难足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克里斯蒂娜·罗默22日说,为平衡总额大约1万亿美元的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有毒资产”处理方案最多需要政府出资1000亿美元,可能用尽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资金尾款。
  财政部预计,“有毒资产”处理方案借助与私人投资者合作操纵杠杆,可筹集5000亿至1万亿美元。一些政府官员披露,政府现阶段无需向国会提出追加金融救援资金的要求。
  不过,一些经济分析师质疑政府无法按照预期筹集足够资金,消化“有毒资产”负担最终可能落回纳税人肩上。
  穆迪氏经济网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认为,金融机构问题房地产贷款和资产担保证券等不良资产数量急剧上升,亟需政府采取措施。这种“紧急情况”下,政府别无他法,唯有投入资金。
  他说,政府出台“有毒资产”处理方案“是一个开端,我们对它能走多远拭目以待。但我认为,政府还会回过头向国会争取更多资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5 15:1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