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4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11”以来的国际变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 19:2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秦亚青

                    文章来源:《现代国际关系》 2006年第9期

                    “9·11”五年来,国际形势变化很大,不少新特点需要我们予以特别关注。

                    首先,世界格局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大国关系仍以合作为主,一超多强仍然是当前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美国的一超地位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发生质的变化,一超与多强共同发展的态势也会持续下去。虽然现在有着诸多对美国实力的负面评估,但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美国实力正在或已经下降。就美国而言,有三点值得注意。其一,美国虽然实力超群,但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重大问题上还需要其他大国的合作。在当今世界相互依存加深的复杂形势下,美国同其他大国通过战争方式解决彼此利益冲突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体系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不大;其二,美国在大国互动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美国在21世纪的战略目标是要以较低成本防止出现挑战其一超地位的大国和力量;美国紧迫的战略目标也很明确,这就是反恐防扩。所以,美国处理与其他大国关系主要是两手:既接触又遏制、既利用又控制、既借重又牵制,对中国尤其如此;其三,在美国认为涉及核心国家利益的问题上,美国的一超地位很容易使其采取单边手段,伊拉克战争是突出的表现。单边和多边的斗争仍然是国际关系的主线之一。

                    从世界其他大国方面来看,它们基本接受了一超多强的国际关系现实,无意也无力单独与美国公开和全面对抗。各主要大国都从实际出发,把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放在对外关系的突出位置,与美国既合作也斗争。由于各大国彼此制衡,不愿轻易破裂,走向对抗,因此,美与各大国的关系总体可以保持稳定。各大国和美国的关系,美国是主导面;各大国和美国关系的性质,合作是主导面。由于各大国共同利益与矛盾并存,因此没有界限分明的阵营和一成不变的力量组合,而是在不同条件下,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和与各自利益的关系,形成不同的力量组合。所以,与冷战时期的结盟不同,各主要大国加强彼此关系主要不是为了对抗美国,也不会因此牺牲各自同美国的关系,而主要是为了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但是,大国间形成稳定和协调的关系,有助于对美国单边独霸形成制约。

                    其次,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矛盾深化,文明冲突可能成为自证预言。“9
                    ·11”恐怖事件发生之后,美国赢得世界普遍同情,但其之后的外交战略却“成功地孤立了美国”,严重削弱了自身的软实力。美国不顾世界诸多国家的反对发动伊拉克战争,不但引起包括美国欧洲主要盟国在内的反对,也异化了伊斯兰世界。所以,五年来全球性的反恐战争并没有减少恐怖主义的危害,实际上,恐怖主义已经成为达摩克利斯剑,成为人们心中的厚重阴影。

                    亨廷顿曾预言,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将被文明冲突所取代,成为后冷战时代的主要冲突形式,并特别指出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冲突可能是世界冲突的主线。他的观点受到了包括美国学者在内的许多学者的批判,因为人们意识到,一旦将不同文明视若水火,那么它们真的就可能成为水火,文明冲突的时代也就会真的到来。然而,在西方有些人心中,非西方就是异己。美国官方和媒体的话语,比如十字军和法西斯等概念的类比,实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认知和心态。这样一来,亨廷顿的预言就有成为自证预言的危险。

                    但是,这种认知和心态绝不是单方面的。任何敌人的角色都是相互的,伊斯兰世界对美国的敌意也是越来越深。伊朗这样被称为“邪恶轴心”的伊斯兰国家公然对抗美国,即便是伊斯兰世界中那些比较接近美国的人士也往往表示他们对美国政策的不满。这样的情绪正在伊斯兰国家蔓延。虽然布什政府第二任期也采取了诸多措施,试图改善美国形象,至少希望其软实力不要受到进一步削弱,并使美欧关系得以改进,但在伊斯兰世界不仅没有成效,而且积怨更深。美国和伊斯兰世界已经结成的敌意是很难解决的,并且这种敌意文化会日益深化,这就使得美国和伊斯兰世界之间的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也使得这种矛盾会旷日持久地发展下去。

                    第三,多哈回合失败,国内政治国际化的表现更加明显。多哈回合经过5年的艰苦谈判,于2006年7月宣告无限期中止。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乌拉圭回合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多哈回合原是人们更大的努力和希望,它涉及世界90%以上的人口和贸易,但就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候,却因重大的利益分歧(发达国家之间在涉及农产品的问题上僵持不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非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存在重大分歧)被宣告中止。虽然多哈回合的中止并不表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势头已经逆转,但这毕竟是一个重大挫折。

                    多哈回合的失败使得国际经济陷入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境地。一方面,当今世界经济已经高度相互依存,在许多方面有着“一荣皆荣,一损俱损”的特征,这需要一个更加合作和更加自由的国际经济环境;另一方面,全球贫富差距的加大和各国利益分歧的不可调和又使得参与多哈回合的各方不做让步和妥协。

                    多哈回合的中止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最直接的效应就是贸易保护主义会再度抬头。由于完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努力难以奏效,贸易和投资环境恶化,一些主要国家可能会采取更多的保护主义措施。其次,地区主义会进一步加强。全球多边经济合作的受阻迫使寻求国际贸易的国家更多地走向双边和地区。过去五年里,地区合作动力强劲,这一时期恰恰也是多哈回合艰难曲折的五年。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就是一个例子。在更深层面上,世界经济领域自由化进程的挫折表现出近几年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国内国际事务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亦即国内政治国际化。农产品的国内支持和关税削减、非农产品的市场准入等一系列问题在国际谈判中困难重重,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内利益集团政治的结果,国内政治的复杂导致了国际谈判中不肯妥协的强硬立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 19:35:4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中国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地区大国。中国的迅速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是近五年来国际形势变化的一个显著方面。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以年均10%的速度发展,这本身就是国际形势中的重大发展。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和日益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地区大国。有人认为,中国应是位于地区大国和全球大国之间,这种定位不无道理。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主要是机遇。仅就经济领域而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有人将中国与美国一起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包括日本的经济复苏,都与中国强劲的经济动力有关。中国的大市场吸引诸多跨国公司,中国稳定的国内环境也吸引了大量外资。在安全领域,中国也在发挥重要作用,朝核问题、反恐合作、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地区一体化等等,中国为世界和地区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影响力上升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迅速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为什么发展如此迅速,这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问题,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中国模式的核心是改革与开放二位一体。中国的改革,不是封闭环境中的改革,而是全面开放中的改革。改革的成功促成了开放,开放的成功又为改革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和强劲动力。事实上,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充分估计中国对国际社会贡献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迅速发展这一事实本身也会对国际体系产生压力。一是对国际体系实力结构产生压力,亦即中国作为上升中的大国会改变地区和世界现行实力分配的格局。尤其是从地区大国向世界大国上升时期,这种情势会更加明显。二是对国际制度体系产生压力。在一个大国迅速发展的时期,可能引发这个大国怎样对待国际制度体系的疑虑。国际社会存在没有政府的治理和没有政治权威的规则,大国崛起之后,是否会以新的方式和新的制度来替代现有制度,从而根本改变国际秩序?
                    三是对世界经济产生压力。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在自由贸易、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会有竞争。在中国与发展中大国之间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但也存在竞争。比如中国与印度在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全部商品三个类别上比较优势趋近;中国与巴西的初级产品对美国市场的竞争等。中国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某种程度的竞争关系,主要表现在国际生产分工链低端或较低端的竞争。四是对环境和资源产生压力。充分意识和估计近年来中国发展对国际体系结构的压力,对于预测和化解可能产生的矛盾,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是十分必要的。
3#
发表于 2007-1-3 21:04:27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很受益,谢谢 [s:1]
4#
发表于 2008-1-10 14:21:52 | 只看该作者
9.11以来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深远
5#
发表于 2008-1-13 22:11: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afye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08-1-14 00:30:0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08-1-16 15:22:03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1-17 22:23:1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分析的很深刻,也很有理论依据,猜的不错,阁下应该是中国外交部的工作人员或国际关系资深政客,在下学的专业是国际政治,希望以后您能多多指教,谢谢!
doesanybodyin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08-2-26 17:24: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08-3-2 10:26: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2 18:14 , Processed in 1.4375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