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驾马车均有“加鞭”之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7 11:1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济刺激计划,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上来。
    温Jiabao总理3月13日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我们预留了政策空间,并且储备了充足的‘弹药’,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
    有关专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中央政府手中都握有“加鞭之策”。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财政政策运用的空间将会更大。
    公债发行还有空间
    民族证券分析师陈伟认为,总理的话意味着一旦现有经济刺激方案未能抵消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如一季度经济继续下滑,政府完全可能有新的刺激方案,进一步扩大投资,尤其是增强带动能力强的房地产投资。
    实际上,扩大投资的政策效果已有所显现。从统计局的数据看,今年1-2月份,新开工项目18533个,同比增加4056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437亿元,同比增长87.5%。这说明在中央要求尽快扩大投资以增强内需的方针指导下,4万亿投资的有关项目进展较快,这也预示着未来二季度投资增速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智勇表示,刺激经济短期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加大投资力度。由于此前“4万亿”投资所包含的项目还没有完全布置下去,2000亿元地方债也尚未发行,地方配套资金未能及时到位,因此扩大投资的效果需待3-6个月后才能完全评估。
    如果需要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央政府完全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申请预算调整,通过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增发公债的方式,为加大投资筹措资金。
    2009年,我国财政预算赤字将达到9500亿元,接近GDP的3%,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将是62708亿,占GDP比重20%左右。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必要时财政赤字可以突破3%的红线,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可以承受的,此外国债余额占GDP比重20%,与国际上60%的警戒线相比,也是安全的。
  出口可向“零税率”看齐
    出口方面,税收政策也有调节的余地。
    两会期间,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的代表委员就曾建议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主席贾艳敏认为,对出口型企业来说,出口退税率调高所产生的利润“直接而迅速”,期待我国纺织品出口退税制度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实行免征免退或全征全退,真正实现“零税率”。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我国外贸继续下滑,进出口总值2667.7亿美元,同比下降24.1%。但仔细分析,由于前期提高出口退税率的作用,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降幅远远小于平均水平。
    杨智勇认为,1994年我国实施增值税制度的时候,出口产品曾经实行过零税率,即17%的税全部退回出口企业。如今面对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出口产品完全可以实行“零税率”。
    专家表示,从保增长保就业的角度看,对我国有比较优势,积聚大量劳动力的轻工纺织行业,可以用“零税率”的方式鼓励出口,但对于“两高一资”行业产品需要对出口进行适当控制。
    刺激消费需调节分配
    经济刺激计划,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上来。
    “提高个税免征额是政府手中攥着的一张牌。”有专家认为。2008年,个人所得税实现2234.18亿元,仅占全国财政收入的6.6%。个税起征点适当提高带来的减税效应,不会对当年财政收入造成太大影响,反而可以让消费者有钱可花。
    对于有些城市推出的多种“消费券”,学者对此意见不一,其真实效果还有待评估。有专家认为,扩大内需是一项长久之策,只有当消费者对持续性收入有一定预期时,才会加大消费。对于边际消费倾向高的低收入人群,完全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通过直补的方式来促进其消费。
    杨智勇认为,刺激消费,从长远来看,需要对现有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调整。最先调整的应该是初次收入分配,针对资源垄断性企业由于垄断带来的收入进行征税,让这部分收入更多的归政府所有。其次,通过个税的综合征纳,缩小贫富差距。但长期以来,垄断行业的从业者收入较高,分配结构的调整将有相当大的阻力。(记者 朱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19:51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