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4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转:我所了解的北大国关学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8 11:3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于搜狐博客 搜狐博客 > 宁静致远 > 日志

潘维老师说:在国外,政治学是显学,学国际政治的找不到工作;在国内反过来了,学国际政治的能找到好工作,学政治学的却没人要。他在一次课堂上感慨说,中国加入WTO,对谁最有好处?对在座各位。在座各位“既懂外语,又通夷务”,WTO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事实正是,在国内,国际政治绝对是显学,只要看看各个学校每年考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的人数就知道了。我当年入国际政治这个门,颇能说明这个专业的唬头。当时填报志愿,傻傻的,周围的亲戚朋友老师也不懂,看到“国际”就血压上升,再一看当时人大的宣传材料:“外交官的摇篮。”一时激动,憧憬着优雅、出入上流社会般的、贵族式的生活方式,就将自己的青春献给很有诱惑力的国际政治专业了。当年毕业的时候,一位学长跟我们交流,其中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大家都是抱着做外交官的梦想来到人大国政系的。当然,凡事不能绝对,不过我知道,我身边绝大多数同学是曾经做过这个梦的。
梦终有醒的时候,本科那拨同学,圆了梦的人有,但不多。更多的人干起了别的。职业无贵贱,都是为人民币服务。佩服的是人大出来的学生真是万金油,什么都能做。我的同学现在有卖汽车的,有做教师的,媒体的最多。有一个在中国据说No.1的新闻杂志社呆了一年多一点吧,开口闭口就是“业界”。
我个人,在报社呆过,编过书,甚至做过企划,后来还是回到了原来的路上。人说,或者是先恋爱后结婚,或者是先结婚后恋爱。我跟国际政治,是先结婚后恋爱,日久生情,喜欢上它了。直到今天,还是喜欢这方面的东西。
上北大是圆了我一个梦,也让我深切体会其和人大的不同。就国际政治专业,客观地说,我认为人大更能学到东西。见仁见智,这也许是我的偏见。
毕业论文的后面附有一个“感谢”书。我当时写得很煽情,本打算要写一段感谢老师们的话,就各人的特点抒发一下情感。比如,写某某老师“学识渊博”怎么怎么样,后来一想不对,别的老师看见了,会心里嘀咕:我就不“学识渊博”了?因此这个构想夭折了。今天呢,在万里之外,顾虑就少了。再说,堂堂北大的教授、副教授们,应该有这个雅量容许我开开善意的玩笑吧。
初入北大,我的方向是“国际组织”,导师为王杰老师。王杰老师当时身体已经不好了,不带课,但对我和另一个小师妹有过两次单独的教诲,要求很严格。后来和我保持邮件联系,开了很长一个书单让我看,要求我写文章。因为我的不努力,王老师对我慢慢失望了,有点放羊的意思。03年暑假,我坚持要去泰国,王老师觉得去泰国会耽误我学业,还有我本来的方向跟泰国无关,因此就让张锡镇老师代替她来指导我,于是张老师成了我第二个导师。朋友开玩笑说:你不错呀,在博导之间转来转去。最后论文答辩的时候,见了王老师一面。王老师气色还好,依旧慈祥亲切,也给了我一些忠告。
张锡镇老师是研究东南亚方向的,这几年研究重点好像集中到了泰国。张老师为人严格,师道尊严。我跟他的接触比较多,他的严谨作风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他的努力更是让我佩服。张老师给我们开过一门《东南亚研究》的课程,全程英文,他的语音可能不如海外回来的“精英”,可流利程度绝不会输给他们。张老师是中南亚研究的权威,甚至一些细小的、不为人关注的史实,他也能娓娓道来。最后一点是,张老师给了我一次机会去泰国,虽说挣的钱在香港丢了,但这次经历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有一些体验。
刘金质老师不是我们专业的老师,据说治学太严谨了,学生都不敢选他的课。当时我还是想学点东西的,因此就知难而上,选了他的“美国外交战略”。其实这主要是一门历史课,只要历史基础过关,学起来很轻松。我确实领略了刘老师的严谨。没次课都有讲义发下来,有作业,有参考书目要读。然后要发言。这门课是我硕士期间上的最辛苦的课程。因为我爱说话,发言多,因此跟刘老师很熟。刘老师很喜欢学生,后来我有什么问题都去找他,他也很欢迎我的骚扰,尽管我不是他们专业的。有一次我们吃饭,他开玩笑说,以后问一个问题,请他吃一次饭。他也会喜欢打羽毛球,据说是专业水平,经常有学生喊他一起玩。他曾说过,他28岁(记不清了)开始学英语,第二年就拿到了富布赖特奖学金去美国访学了。毕业时候学论文,常去资料室,几乎没次去都看到他在那里看书。一个两鬓雪白、干瘦的老头伏案阅读,真得让人感动!
潘伟老师改变了我的很多观念。他的“民主迷信与中国政体改革的方向”在网上流传很广。他让我知道了“民主”只是个myth,他让我领略了比较政治的初貌,他让我懂得了怎么写文章、看文章。潘伟确实在北大培养了不少信徒。
我上过许振洲老师的《西方政治思想》,从古希腊开讲。他讲课如聊天一样,看似漫无目的,其实已将思想灌输于你。他讲课的经典姿势是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托这下巴,手肘支在大腿上,过一会换个手。爱说:我讲课很散,大家不要担心,我会收回来的。很遗憾因为非典的缘故,我没听完他的课。
朱峰老师是另一牛人,大家会经常在CCTV4看到他。朱老师是本土派的代表,同样学识渊博,思路敏捷,很聪明。常常不用看书,能讲一节课,并且和书上的内容误差不超过三行。
这样的一个老师,曾和我们有过一个小插曲。起因是朱老师前一个晚上在电视上露脸,有同学在BBS上有些不恭言论。早上朱老师给我们上课,说“你们伤害了我”,一时间传为笑柄。
给我上过课的老师还有:方连庆教授。可是本人对他印象不好,原因是他给我分数很低。贾庆国教授,上《多边外交》,印象已淡了。只记得有一次和他吃饭,问他加入民盟有什么条件、程序(他是民盟成员)。梁守德教授,第一次就讲国际社会与奥运会的异同,据说是“在同一个规则下竞争”,是这样吗?李义虎教授,大名鼎鼎,据说在台湾名气更大。李老师是做两岸关系的,不过对我来说是口才输于文采。梁云祥老师,做中日关系和东北亚安全研究的,为人谦和,讲课民主,多启发,和我私交不错。张海滨老师,我听过他的《环境与国际关系》,关于这门课剩下的东西就是环保意识更强了,再有就是记住了一个同学的格言:看来什么套上国际关系都可以做,我以后就开一门《体育与国际关系》。我这个朋友现在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门砍别人的文章,业余时间也搞点研究,不知道他的《体育与国际关系》有没有排上日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2-28 11:45:22 | 只看该作者
不清楚为什么总有人把vvp误写作“潘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3-4 13:50:26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国关学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3-4 14:39:25 | 只看该作者
果然学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3-6 06:35:11 | 只看该作者
顶!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3-6 13:10:39 | 只看该作者
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3-9 13:11:52 | 只看该作者
hhh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3-27 21:03:56 | 只看该作者
菜鸟报道,我其实真的很想知道什么是VV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4-16 17:34:43 | 只看该作者
    听说潘维和许振洲观点差异很大,是真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4-16 18:51:43 | 只看该作者
嗯,说的不错。
可是本人还是希望坚持,走上外交的行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9 04:3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