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石油换贷款 中俄“各取所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9 13:2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拥有俄罗斯想要的:大把美元。俄罗斯也有中国想要的:能源。于是,莫斯科与北京周二达成了石油换贷款协议。俄罗斯几家国家控股的石油公司得到20年期的贷款,帮助它们在保持资本支出的情况下进行再融资,而中国则在此期间得到廉价燃料。

国与国之间的双边交易总在发生。上述中俄交易的不同点在于,没有人试图将其包装为政治或外交事件。这是一笔以一种大宗商品换取另一种大宗商品的没有花招的交易。

对俄罗斯方面来说,它的“国家冠军”企业得以避免痛苦的现金紧缺。面对原油价格低迷和产量下降(总产量去年萎缩近1%),全球第二大产油国正疲于挣扎。仍在有机提高产出的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是俄罗斯最大石油企业,由政府持有75%的股份。它在这次250亿美元总贷款中所占的150亿美元份额,将轻松覆盖该公司将于今年到期的85亿美元债务。这些债务中有60%是对外国银行欠下的;接近半数在第二季度就要到期。举债过多的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将得到其余贷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3:26:5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也从这笔交易得益匪浅。每日30万桶相当于中国总需求的大约4%,或其石油进口总量的8%。俄罗斯为这些贷款支付6%的利息,根据上海券商大华继显(UOB-Kay Hian)的估算,这意味着中国以每桶约20美元的价格得到石油供应。鉴于中国在现货市场购买多数石油,这是一项重大节省。

还有若干附带效益。俄罗斯将客户基础分散到欧洲以外,而中国减轻自己对中东的依赖。这笔交易还增加了中国参与长期开发俄罗斯传奇般的西伯利亚石油储量的机会——也许日本将会出局。但归根结底,这是一笔易货交易,具有鲜明的“后信贷危机”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2-19 23:43:13 | 只看该作者
沙特人的承诺无疑加大中国在这个协议里面的灵活主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1 04:3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