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与金融危机“二重奏” 拯救措施仍需创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2 14:2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悲观,似乎已成为各界对2009年世界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IMF日前公布的最新预测显示,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大幅放缓至0.5%,为二战以来最低水平。2008年集中爆发并迅速蔓延的金融危机,已经将世界经济拖入衰退的深渊,时至2009年,危机仍未见好转迹象,其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仍在持续。
    今日,我们担心持续调整的实体经济是否又将反作用于伤痕累累的金融业,从而进一步加剧金融危机的升级。中国经济又能否在全球经济深幅调整的形势下,独树一帜?我国金融业又如何在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交织下安全前行?
嘉宾:
    建设银行研究部总经理 郭世坤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王庆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全球调研主管 袁跃东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师 李慧勇
    争辩信贷反周期之虞
  只要信贷投放在符合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领域,银行回收信贷和获得收益也就没有问题;如果不投入,效果就是相反的
    上海证券报:当前,为缓解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刺激经济增长,而银行业也积极加大信贷投放。但有观点认为,我国银行信贷投放的反经济周期特征,可能蕴含更大的风险,不利于金融业的安全。您认为,我国银行业信贷投放的此特征将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何种影响?
    郭世坤:银行业确实有顺经济周期的特征。经济加速时期,贷款需求更多,银行放贷也就多;经济下滑,需求减少,银行贷款减少。但不能说,逆周期对银行影响大,顺周期影响就不大。顺周期有顺周期的风险,而且顺周期风险非常明显,经济加速时,放过多的贷款,可能就会形成经济下滑时的不良;反之,逆周期不一定会形成不良。现在我们是实实在在的放出去了,只要贷款审批、风险控制不放松,贷款结构符合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信贷的投放反而会更好的刺激经济复苏,经济呈良性运行,企业效益增加,这正是银行资产质量保证的基础。
    现在信贷更多的是投在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领域和行业,此外对产业升级、技术更新、高新技术的投入都没有跟上,这些都制约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信贷投放在这些领域,就会对经济发展和综合效益的提高产生相当大的推动力,银行回收信贷和获得收益也就没有问题。如果不投入,效果就是相反的,当然这取决于信贷的投向与合理的结构。还有,银行的信贷投入对提振信心作用很大,金融危机之所以影响实体经济,就是严重打击了信心,有钱不敢贷、不敢投,经济就收缩了。如果我们的信贷能提振信心,带动其他资金,促进经济复苏,这也就为银行营造了更好的经营环境。
    从银行来说,毫无疑问要把风险控制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不能放松评价标准。在银行贷款增加的时候,不良贷款的绝对量可能会增加,但不良的比例不一定会上升,反倒可能是下降。如果经济处于良好状态,企业利润增加,就会增强企业还款能力进而增强银行盈利能力,也就会增加银行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

    王庆:在经济放缓情况下,商业银行对大规模项目继续信贷支持,在短期内不会出现问题。但是经济若进一步恶化,这些信贷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但如果这些项目本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的项目,由于政策隐性的信用担保,商业银行仍愿意借贷。在此过程中,也可能会带出一些质量不高的项目,短期内不会暴露出问题,由于信贷规模扩张很快,这部分占比会变得更小。短期内,也不会出现某些信贷指标恶化的情况。
    现在判断银行资产质量未来是否将恶化为时过早。从目前来讲,中国银行的反应比较理性,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商业银行的大量资金释放。借贷利率远高于超储利率,而且商业银行多采用短期票据融资的方式,相对较为安全。因此,如果信贷快速增长本身是大量由于短期票据提升所致,我们也不能从银行信贷增长过快本身,来判断银行资产质量恶化。
    李慧勇:在经济下航周期中,银行的行为会更趋于谨慎。
    我国大型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上市之后,它们的整体风险控制的能力也得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也没有出现美国金融机构的类似问题。而且,由于投资次贷产品有限,我国银行整体受冲击也比较小。再加上国家信贷政策支撑,这也使得金融对经济的反面、副作用并不那么严重。
    上海证券报:1月新增信贷创单月新高,当前形势下,这种高增长是否可持续?
    郭世坤:现在有观点认为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信贷高增长不可持续,我觉得要看不可持续的概念是什么,一年当中放贷量肯定有高有低,银行贷款通常上半年要多,下半年要少,比如上七下三,即上半年投放70%的贷款,下半年30%;再有银行是早投入早收益;从整个国家经济管理安排来说,也是年初有更多的项目和信贷储备安排,这是规律,不能说下半年30%的全年信贷投放比例就是对上半年70%的不可持续。当然持续与不可持续,还要看贷款投向,要看是从量还是质的方面来看。
    从项目储备来看,我们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没完成,城市化率还很低,广大农村基础设施没有完善,能源交通紧张状态再用10年也不能完全解决,很多落后产能也需要淘汰,民生工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很多项目都在排队,就看我们资金的承受能力,而从资金承受力的角度来说,我国的储蓄率在世界上处于最高水平,此外还有高达15.5%存款准备金率,只要央行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资金就释放出来了。同时我们的利率现在比国际水平还是高,目前的CPI也在走低,利息降低也还有空间。再有,央行允许中小商业银行突破70%的存贷比限制,而几大行离70%的存贷比还远的很,所以还有很大的信贷空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5:1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