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多地遭遇极端干旱 受灾人口达1286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2-3 16:4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讯 去年入秋以来,我省30个市县降水排在历史同期少雨年的前5位,达到干旱极端气候事件标准,而这30个市县大部位于我省小麦主产区。在昨天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旱情特征。
  据介绍,去年9月至今年1月31日,沿淮淮北地区降水量仅为8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129毫米,是1961年以来第三个最严重的秋冬旱年份。合肥以北地区的降水量也比常年少5成以上,其中,沿淮淮北中西部地区少8成以上。降水持续偏少使沿淮淮北出现秋冬连旱,亳州市谯城区、涡阳县连续无雨天数分别达103天和101天。
  同时,冻灾“火上浇油”。据介绍,去年入冬以后,我省冷空气活动频繁,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我省先后遭受寒潮袭击,沿淮淮北最低气温普遍达到-10℃到-12℃。寒潮天气造成旱冻叠加、寒旱并存的不利局面,给受旱小麦带来不同程度的冻害。
  卫星干旱监测结果显示,我省淮河以北出现大范围轻到中旱,部分地区重旱。气象干旱指数分析也显示,我省沿淮淮北和江淮之间东部,都出现了中到重等气象干旱。而发生干旱极端气候事件的大部分市县,都属于我省小麦主产区的阜阳、淮北、亳州、宿州和蚌埠市。1月27日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旱情仍在继续,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和淮南重旱面积均超过30%,砀山和淮北重旱面积分别高达76%和68%。(本报记者 项磊)
  又讯 记者昨天从省救灾办获悉,自去年10月以来,我省淮北地区无明显降水,加之冬季低温天气,致使小麦发生严重旱冻灾害,江淮北部局部地区也发生旱灾。直接经济损失已近16亿元。
  据亳州、阜阳、淮北、宿州、淮南、蚌埠、六安、合肥、滁州九市民政局报告,共有39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128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6.722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60.438万公顷,绝收面积2.962万公顷。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抗旱保苗工作,2月1日上午,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主持召开抗旱保苗工作第三次专题会议,听取省有关部门关于当前全省旱情、苗情及抗旱保苗工作情况的汇报,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目前,各受灾地区正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抗旱保苗工作力度,努力减轻旱灾损失。

  (李大春 本报记者 夏丽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9 01:3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