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大局观是要有的,他国的事务,明显超出自身能力范畴的,没办法管,也不能管,在朝核问题上中国能对朝鲜做的,主要还是动之情晓之理,以自身的软实力来牵制朝发展核武器的步伐,以目前中国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确实也无法一手遮天式地压制朝有核的大战略目标.如果霸王硬上弓式地干预,反而会涉嫌走上前苏联霸权主义的道路,更不益于我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外部环境.我有种明显的感觉,就目前中国外交成果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自身硬软实力所能承担的国际义务,因此当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内政问题,即持续发展和保持稳定的问题,如果再一味伸手海外,就会造成外交工作过多占用国家生存发展所需资源的后果,甚至有可能像前苏联戈尔巴乔夫时期那样因国力跟不上外交发展的步伐而不得不实施收缩战略甚至应付不下去而在内忧外患中****.目前朝鲜问题无论形势多么险恶,至少还存在三个"不至于",一是美国不至于立即动武铲除金正日政权而造成战火烧到中国家门口,二是朝无论对中国有多么不满都还远不至于与中国立马翻脸,甚至还有一定的依赖性,从地缘战略角度来看,朝鲜东临死敌日本,南邻对手大韩,需要友好的中国作为稳固的战略后方,三来中国虽没能阻挡朝发展核武的步伐但也不至于在朝核问题上发言权尽失,毕竟在朝看来六方会谈中相对可靠的谈判伙伴只有中俄两家,美方也需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做工作来软化朝方强硬的立场,等等.因此,在朝核问题上中国应当扮演的角色应当是超脱者而非利益悠关者,是个中间人的角色而非深度介入形成帮派态势,这样做既能发挥中国在处理朝核问题上的灵活性的优势,又能通过参与协调朝核问题各方来体现中国的政治大国地位,可谓一举两得.</p><p>至于日本问题,很明显,安倍政权走的是该顽固的继续顽固\该缓和的陆续缓和的对华外交道路,一方面表达缓和中日关系意愿软化中国对日外交的强硬立场,另一方面凡前任留下的政治遗产统统予以继承,作为给支持自己的选民的一个交待.显然,在钓鱼岛问题上强硬是小泉政府留给他的政治遗产,面对选民的压力他只能选择继续强硬,这就是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政治的一种缺陷,即给国家外交政策造成短视的影响.作为中国,只能不变应万变,才能唤起日本政界民间越来越多人的觉悟:原则问题上中方是绝不会让步的.</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