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樊纲:中国消费不足源自企业不分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0 16:5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6日在一国际组织举办的会议上表示,当前中国消费水平低不能归因于国民的高储蓄倾向,“老百姓不是不想消费,愿意储蓄,而是手里没钱。”消费不足主要是因为企业利润没有向政府分红,从而不能最终转变成居民手里的财富。
    据樊纲介绍,2007年的GDP中,有51%被用于储蓄,14%用于政府消费,35%用于居民消费。直观上看,消费不足主要是由于储蓄过高引起的。然而据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中国消费者的储蓄倾向在过去15年中基本稳定,维持在占GDP比重的27%至30%的区间内。那么多出的储蓄来自哪里呢?来自企业储蓄。近年来企业储蓄占全国储蓄总量的比重已经从以前的20%左右上升到超过40%。换句话说,就是大量的企业利润被企业本身截流,而没有进行二次分配。

    樊纲说,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低,不是因为储蓄倾向高,而是因为居民手里没钱。据万事达卡的调查,中国居民的储蓄倾向在整个亚太区都是比较低的。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中国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达到99%。
    然而,提升消费短期内做不到的。这一方面是因为由于存在着庞大的未就业人群,本阶段工薪阶层收入增长缓慢。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有着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这些剩余劳动力没有完全被经济增长所吸收以前,就业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的成绩,过去30年将2.5亿农民转移出了农村。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企业没有分红。如果企业给国家分红,国家就可以通过减税,投资社保基金等多种手段进行转移支付,从而增加居民手中的财富。
    樊纲表示,由于国际大宗产品近年来的大幅涨价,我国资源性行业获得了大量的收益。这在国外,被叫做资源租,归全民所有。然而在中国,这一收益却作为企业利润形式存在,并且长期不进行分配。加上其它一些国有垄断性企业获得的大量垄断利润也不分红,于是财富就不能最终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也就无力消费。在此情况下,“出台各种消费刺激手段,对促进消费效果不大。”不过樊纲同时表示,企业不分红,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改变。
    同时,美国需求的减弱会对中国的进出口带来很大的冲击。2007年美国国内市场消费9.5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0%左右。在未来几年,美国人民既要还债,也要进行储蓄以应对危机,所以消费需求会减弱。
    随着美国需求的减弱,中国经济面临寻找新的增长点的考验,要渡过眼前的经济危机,短期还是主要要靠投资需求的拉动。但是为了在长远的经济发展,中国必然要提升国内消费需求。“现在就应该着手去做了,以免过了几年仍然一无所成。”他说。 (方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23:5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